第102页(1 / 2)
黎文漪摇了摇头,拒绝了青萝的提议,她将手中的佛经扔开,有宴烽在,看佛经一点用也没有。
如果宴烽只是每天来黎府门口求着见她一面,黎文漪顶多不过是置之不理,连有关宴烽的消息都不听,因为她只要不出门,就能眼不见为净。
反而是宴烽其他的举动让黎文漪纠结不已,这三个月来,宴烽一直在朝堂推动改革,推行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他的口碑也在沣京真正地变好了。
因着这些政策,黎府已经成了宴烽的暗卫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了。
宴烽所制定的政策,他都会装在一个信封里,派人晚上悄悄送到她的卧房门外,宴烽还附上了说明,严明政策的利弊,要求她回信。
黎文漪没办法不回信,她回信的,政策会推行下去,她不回的,宴烽就不会管这项政策了。
这让黎文漪有了一种错觉,她好像在控制宴烽来干涉朝政,她莫名有种心虚的感觉。
这还不算麻烦的,还有更麻烦的事情。
也不知道是谁传的谣言,说要宴烽出手相帮,求宴烽不如来求她,权倾朝野的宴大人什么话都听她的。
因着这些谣言,黎彦谦每天在黎府门口骂人,将那些试图贿赂、讨好的人,骂得狗血淋头,当然也是有真正需要帮忙的人,黎文漪抱着能帮一把是一帮的心态,试着给宴烽传了个信,宴烽还真给解决了。
然后,求上门的人更多了,黎彦谦骂人骂得更狠了,气急了,连同宴烽一起骂。
有时候宴烽也正在黎府门外的马车上,可他愣是不出声,就任那些人在黎府门口舍近求远地来找黎文漪。
黎文漪这辈子都没遇到过这么难缠的人,说他可恶吧,他又确实是在做好事,但要说他是好的,黎文漪决计是不认同的。
这三个月来,宴烽的言行,烦人到不行,可是并不讨厌,黎文漪是有所动容的,她能看到宴烽改变,也能看到他的诚心,她没有办法去厌恶一个正在努力变好的人。
黎文漪支着下巴,看着香炉中袅袅升起的烟雾,发着呆,她的心正如这漂浮的烟,落不到实处。
人们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宴烽能走上正途,将来会是天下苍生之幸,于情,黎文漪认为自己该鼓励的,可是于理,他以前做过的那些事情,不能就这么翻篇了。
黎文漪心里乱到不行,不算旧账,怎么都说不过去,要算旧账,说不定会让宴烽重归歧路,而且算起旧账来,也治不了宴烽,徒劳无功甚至弊处甚多。
要不,将功补过?
黎文漪好像找到了一些头绪。
翌日,黑云沉沉,从清晨开始,外头就是瓢泼大雨。
到了下午,雨势丝毫未减,稀里哗啦的雨声不绝于耳,黎文漪看着窗外朦胧的雨幕,想着今日宴烽应该不会来了,她也能趁着人不在黎府门外,好好考虑考虑了。
她放下心没多久,青萝就匆匆跑进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