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4(1 / 1)
脸些,也没有荫及额娘,更多是面子上的事儿,还不如十四贝勒家的孩子得宠。 陈嬷嬷想了想又道:“先前刚废后那会儿,齐妃和懋嫔、熹嫔掌管宫务,齐妃张扬了一阵,跟熹嫔闹得很厉害。” “懋嫔看起来两不相帮,暗地里在太后跟前上眼药,叫齐妃得了太后娘娘训斥。” “后来齐主儿安分下来,瞧着熹嫔不冷不热,却没再挑衅过……若是老奴没记错,当是废后旨意下来后的第二日开始。” 耿舒宁挑眉,齐妃不是个会隐忍的性子,废后旨意下来那天发生了什么?能叫齐妃忌惮。 齐妃只在乎恩宠,能被她忌惮……耿舒宁突然想起大舅舅叫人传到行宫的话,宁楚格又拿她是惑星说事儿,查出来跟钮国公府有些关系。 她脑子瞬间清明了许多,将后宫的情况串起来,她突然就明白熹嫔想做什么了。 不过是用宁楚格的话说服齐妃,拿捏准齐妃坐山观虎斗的心思罢了。 她主动把自个儿当作一把刀,豁出去脸面不要对付耿舒宁。 于己,能少一个对手,又能避免耿舒宁生出跟三阿哥抗衡的子嗣,还能让齐妃站在她那边。 于公,太后对太皇太后和皇上都有些不可言说的刺,偏偏耿舒宁讨这祖孙俩喜欢。 熹嫔在太后身边伺候过,对此应当有所了解,说不准就能攀着太后这棵大树往上爬,跟太皇太后支持的耿舒宁作对。 只要赢了,就是一箭三雕。 到时她想要的地位,乃至三阿哥将来的前程都不用说,母家的荣光都触手可得。 哪怕是输了,还有三阿哥托底。 熹嫔笃定耿舒宁不敢对三阿哥动手,否则废后就是例子。 只要三阿哥能登大宝,她依然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钮祜禄静怡,一个瓜尔佳嘎鲁代……太后身边还真是能人辈出啊! 陈嬷嬷显然也对后宫的情况发愁已久。 若非顾忌在御前,简直想感叹一声,王八不多妖风挺大。 太上皇后宫那么多人,都没乱成这样。 万岁爷的女人连太上皇零头都不足,三足鼎立都不够这些主儿们耍的。 耿舒宁若是要掌管宫务,比从混了的米碗里捡佛豆还要麻烦。 正如此想着,耿舒宁突然就笑了。 “嬷嬷是不是觉得我斗不过她们?” 陈嬷嬷哪儿敢回答这话,赶忙道:“主子万别长他人志气灭自个儿威风,只要万岁爷宠您,任凭妖风再大,也没人能动摇您的地位。” 耿舒宁:“……”四大爷的恩宠比铁王八还好使呗。 她一扭头,瞧见了打在殿门素纱上的影子,微微挑眉。 狗东西又听墙角。 耿舒宁坐起身子,一本正经抬起佛串道了声佛号。 “岁宁居士不打诳语,我就是斗不过后宫女人的心眼子,所幸佛祖心疼信徒,给我留了个更好的法子。” 巧荷早看见外头人的影子了,直觉不好就想拦。 奈何陈嬷嬷好奇,问题脱口而出,“什么法子?” 耿舒宁笑得灿烂:“我不是得宠吗?可以放……让皇上跟她们斗,她们心眼子再多,还能比得过我们家万岁爷?” 陈嬷嬷:“……”法子很好,但还是求您别用了。 门外连同苏培盛和赵松在内,有一个算一个,都低垂着眉眼,当作什么都没听到,大气都不敢喘……地憋笑。 听里头那祖宗说起来……怎么有点关门放狗的意思? * 胤禛气笑了,知道耿舒宁是发现自己偷听,大跨步进门,隔空点点耿舒宁的额头。 “你给朕等着,午膳后朕再跟你算账!” 耿舒宁笑嘻嘻起身,快速蹲了下身。 “瞧万岁爷,大白天的,您怎么能当着人如此不庄重!” “您不怕人笑话,岁宁还要脸呢!” 胤禛:“……你要?” 耿舒宁低头跺脚,“哎呀,您非要问的话……晚上再要吧。” ‘噗嗤’一声,不知谁实在忍不住,笑出了声。 被自家狐狸噎住的胤禛冷眼睨过去,都脚步匆匆,全退了出去。 胤禛没好气地将耿舒宁拉怀里,坐下,“你就作吧,回头朕的清誉都叫你给作没了。” 耿舒宁懒洋洋靠在胤禛身上笑,正常了些,软声解释。 “您也不想想,您后宫这点子人都快闹成什么样儿了,我是想为您解决问题嘛。” “如今最大的矛盾就在于所有妃嫔都没有恩宠,才能仗着阿哥们闹腾起来。 一旦旁人知道御前有人被宠得无法无天,但凡生个孩子指不定就会变成下个荣亲王,您想他们还能坐得住吗?” 胤禛蹙眉,敲耿舒宁一下:“不许浑说!快呸出去!” 荣亲王就是世宗那位爱若第一子的四阿哥,董鄂妃所出。 三岁都没过就殁了,他和宁儿的孩子绝不可能是这样的命运! 耿舒宁乖巧呸了好几声,抱住胤禛的脖子笑得坏兮兮的,“先前我叫巧荷送进宫的学堂计划书您看了吧?” “不破不立的道理您清楚,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后宫乱象,得添把大火,您帮不帮我?” 胤禛思及那份学堂计划书,心下微动,打横抱起耿舒宁就往内殿去。 “帮未来皇后娘娘,朕义不容辞,不用等晚上,朕的脸面这就给你!” 耿舒宁:“……”论开车,她输了! 第100章 还没用午膳,胤禛和耿舒宁也没胡闹多久。 亲热过一回,叫有心人知道养心殿叫了水,俩人便靠在一起商量学堂的事儿。 作为皇帝,胤禛很清楚,启民智会影响君权神授的天家影响力。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皇帝愿意叫治下的百姓长脑子,知道得越多就越不好管束。 所以胤禛看到巧荷请林福呈上来的《幼小初学堂计划书》,第一时间就想将那沓纸扔掉。 简直是胡闹。 也许是耿舒宁给过他无数次惊喜,胤禛也莫名害怕她会露出失望的眼神,哪怕头疼,还是打开了那份计划书。 果不其然,内容叫胤禛极为惊喜。 这却并非康熙看到的版本,利弊分析和大胆举措写得一清二楚。 即便朝廷加开恩科,那些自大清各地奔赴京城而来的学子,无论是世家子还是寒门,背后都多多少少会有各方势力的渗透。 即便没有被权贵影响,待得他们一步踏入朝堂,在权势和富贵的眼花缭乱中,也未必会记得自己为国为民的初衷。 胤禛见过太多曾为保护百姓挣扎得头破血流之辈,最后却比其他贪官贪得更多,为恶更深。 他最恨这些贪官污吏,年后等着推行下去的火耗归公和养廉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