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1章 对理有自持(1 / 2)

第2291章对理有自持

张御站在清玄道宫的台阶之上,看着面前的虚影所演化的各种道法变化。

与其他大能十分谨慎,乃至于许久不发一言相比,他则是显然十分轻松,时不时就会提上几句,与之进行问对。

得益于可以随时通过大混沌进行问对,再加上至上之气持拿在手,大道六印又可感应高渺,对他的道行提升是十分显著的。

时至今日,就只金庭这一方而言,能在道行上与他相提并论的几乎是找不出来了,也找不到合适的人与他问对了。

青朔、白朢或许能跟上他的步伐,可两者就算有自身的道法,可实际上仍旧是他自己,彼此心意相通,他能理解的,二者也能理解,气意交流起来比单纯的问对更为有用。

其实就算放到元一天宫那里,当也只有那五位足以与他对面论道了。

可是现在,却是因那宝莲之故,这样的人选又多上了一位。

实则他所想要解化考虑的道理非常之多,纵然能从他人处获益,但也只能解决极少一部分,多数问题只能靠自身问对寻逐。

而面对这个虚影,无论他提出什么疑问,只要不是超脱元空道法的桎梏,那么就能给予回应,并持续下去。

当然这不是无偿的,而是包含有莫测玄机与极大凶险的。在修士一次次的问出自己不解的问题,而又被一次次的解答,固然解了疑惑,可同样也是对自身一次又一次的否定,

每成功问对一次,宝莲上所演化的道法就会被相应助长,而自身之道则是逐渐后退,衰落。若是找不到突破的办法,那么就根本无从与对面争斗,自行败落下来。

因为修道人的本质就是为了求道,要是连道都无有,那么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在解决这些事情之前,是不会再去做其他事情的,这便是陷入道执了。

可是张御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为宝莲所演化的道与他的道实际是不同的。

要知道他还有一部分道法建立在与大混沌的问对之上的,这一方面永无无可能从宝莲上呈现出来的。

然而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这里,因为宝莲所映照的他的道法是从元空问对中产生的,也即是照着他的道法所演化的,并且为了提升到一定层次,当中自是进行了足够的补足。

可即便这样,根基仍是不变的,要不然就与他的道法完全不同了,也是如此,凡是宝莲所展现的,也是他自己所能做到的。若是连他都做不到,那么只是空中楼阁,也没可能让人沉入道执了。

所以宝莲在他面前诠释的越多,他所得收获也是越多。

而他理解了其中的道理,自也能运用这里的道法,随着问对的逐渐深入,他也是成功在自身的道法之上演化出了种种变化,甚至还能更进一步深入。

这是完全摆脱大混沌那一面的根本道法,他推算了一下,只凭此法,其实也有去到上乘境地的潜力。不过恒常之道不去,那也只是具体一定的可行性,未见得能成为真实。

他很好奇到底宝莲能做到哪一步,略作思索,决定继续进行下去。

他很清楚元一天宫弄出此招是为了给宝莲争取成长的时间,不过他并不急于一时,因为这东西想要得出结果,并且囊括入所有人的道法,也是没有这么快和那么顺利的。

真正需要及时把握住的关键,其实是在元空之中天道变数,现在双方的斗战,导致变数不断增升,一旦越过了某个变数上限,双方所做的事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在这个尺度到达尽头之前,任何手段,不管成熟与未成熟的,双方都会一并施展出来,谁都不会例外。

这里唯有穆司议那边的结果推算出来,才能真正知悉了,不过现在穆司议那里应该也是遭遇到自身之道法了,只是此事只能修道人自身应付,外人是无从插手的。

他抽隙了看了一眼元一天宫那里,但他也不可能无止限的等待下去,若是穆司议那里迟迟不见回应,而所有人不能及时解化而出的话,那么他就会动手,单独前往面对那五位元圣。当然,这里自然也包括青朔、白朢乃至高分身。

在他想清楚之后,又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对面虚影上来。

现在,他想看看这宝莲的极限在哪里。

元空某处,穆司议看着面出现的虚影,对于对方提出的问道之请并没有给予立刻回应,因为推算天道变数之时,他自身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

要从纷杂至无可计数的天道变化中理出一条线索,那是何等困难,而且探询天道,亦是他在寻道,哪怕只是一个晃身,都会有无疑计量的变化漏过,这样他必须从头再来,而再来的时候必是难于上一回,那几乎是没可能成功了。

可是问道之请又不能不做理会,若是明明可以回应,却是一味回避,同样是对自我之道的否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