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1 / 2)
三名族中老翁分别是李季中,李季勋,李盛璧。
李季勋和李季中是亲兄弟,一个行三,季中为幼子,本想取个中字,寄希望后面香火鼎盛,可惜天不遂人愿,到了他这戛然而止,成了季字辈最小的男丁。
李盛璧则是较远的旁系,在李氏一脉中年纪最大,辈份最大,被誉为不老翁。别看老爷子九旬有余,仍旧龙精虎猛,纳了一房十八岁的小妾,大宁圣人亲自书写赐匾,赠予“春华年年”四个大字。
有文人墨客赠诗云:一树梨花压海棠。
成为李氏子孙抬不起头的一桩笑柄。
三名老翁走得很慢,李桃歌也不着急,停停逛逛,专找羊肠小道行走,拐了半天,来到一处简陋茅屋,李桃歌笑道:“请吧。”
茅屋之前用来饲养家禽,一走近就闻到浓烈的鸡粪味,三名老人都是快要活到精怪的年纪,既不问,也不说,满面含笑走了进去。
所谓的待客之道,就是两寸高的矮凳,周围全是茅草,老鼠在里面钻进钻出。
三名老翁八风不动,在丫鬟搀扶中,艰难将屁股抬到矮凳上面,还未坐稳,已经端来香茗,周边连张桌子都没有,又不能捧着滚烫的茶碗,只好放到脚边。
李桃歌盘膝坐在茅草堆中,朗声道:“众所周知,家父是名清官,心中装有江山百姓,对于贪官污吏深恶痛觉。自担任翰林学士以来,清廉自律,克己奉公,菜不过两碟,官衣皆为朝廷所赐,从没为金钱低过头。”
三名老翁频频点头,“那是,那是。”
李桃歌笑道:“知子莫若父,当儿子的,也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无非是勒紧裤腰带,省下银子,贴补给国库和穷苦百姓。你们或许有所耳闻,我在相府的住处,不过是巴掌小院,紧邻马厩,一到夏天,臭气熏天,得蒙住脑袋才能入睡。局外人竖起大拇指,称赞相府廉洁,其实纯粹没钱花而已,父亲只好紧衣缩食,削减相府的用度开销,不瞒各位长辈,我这庶子的月银,才一两。”
他这一番说辞,有虚有实。
紧邻马厩的小院是真的,月银一两也是真的,不过那是出自许夫人的刻薄,与相府穷不穷无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