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是个读圣贤书的坏人(1 / 2)
第414章是个读圣贤书的坏人
眼看壶中的水也开了,张阳拿起水壶倒上一碗茶水。
李世民叹道:“高士廉说你是可造之才,将来可以成为朝中砥柱,国之柱石。”
“当真?”
“嗯。”李世民端起茶碗刚想喝又放下,“朕之前与你说过,让你多读圣贤书。”
“我在读呀。”
张阳讲着帮小武布置桌椅。
“伱平时都是在想这些算计吗?”
“一点平时的小爱好而已。”
“爱好?”李世民错愕地笑了,“朕见过老谋深算之人,你年纪轻轻当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我非常地意气风发,嗯。”张阳点头又道:“都已经风发到士族中人想要将我杀之后快,剥皮活吃。”
“朕希望你读圣贤书能够多养一些正气。”
“我一身正气,长安城皆知我坦荡,皆知我锱铢必较,睚眦必报。”
“这就是你说的正气?”
“没错。”
君臣相顾无言好一会儿,这个女婿性情古怪,就是让他多读一些圣贤书也是希望他心中可以多一些君子之气。
平时看着还是一个很有书生气的人。
李世民心里清楚,这个外表之下张阳的内心有多么险恶,对关外诸国死在他手中的人命有多少。
他的得失从来都是吝啬衡量。
面对这样的臣子,李世民自问要如何控制。
目光落在正与皇后谈话的女儿身上,现在玥儿正怀着他的骨肉,心里多少又有了几分把握。
饭菜已经上桌,张阳又道:“陛下,我们家中没有酒水。”
李世民摆手道:“不妨事。”
父皇落座,一群皇子和公主们也跟着坐下。
李世民夹起一片酱牛肉放入嘴中尝着,咸香的牛肉口味很是不错,还有这种脆生的口感,一边吃着更想喝酒。
见张阳又添了一些茶水,嘴里越发觉得没味了。
张阳小声道;“陛下要是喜欢可以带一些回去。”
李世民点着头,“也好,牛肉难得?处默哪里来的牛肉。”
张阳低声道:“说是他们程家田地里有牛摔断了腿。”
手上的筷子稍稍一停,李世民欲言又止只好作罢。
孩子们吃得欢实,尤其是李治吃了三大碗稻米,这孩子没吃多少菜,使劲往嘴里扒饭了。
看得让人心疼,宫里的日子一定很苦吧,张阳心里这么想着。
高阳吃着饭时不时回头看向屋顶,这头熊宁可在这个时候饿着肚子也不敢下来。
一碟酱牛肉,李世民吃得津津有味,孩子也不敢吃父皇正享受的吃食。
饭后李世民这一家子就要离开,李玥还特意用食盒装了两大块酱牛肉,足足五斤有余。
这几乎是家里一半的存货了。
李玥把食盒交给皇后,“这些酱牛肉可以带回宫给父皇吃。”
看皇后没有接过食盒,李玥直接交给丽质,“要是父皇不爱,吃也可以给弟弟妹妹们。”
李丽质乖巧地点头。
夫妻俩走出家门送别。
看着皇帝的车驾出了小巷,张阳惆怅道:“可惜这么多牛肉。”
李玥伸手拧着夫君腰间的软肉,“牛肉可以再有,改天多做一些。”
张阳忍着疼痛,“这还要指望处默家里的牛什么时候会摔断腿。”
松开手,李玥满意地回到院中。
小武把肉汤和稻米饭,再用一些碎鸡骨头盛入一个碗中,她敲了敲碗,小熊便从屋顶上探头下来。
确认了下方的小魔头都不在了,它才爬下来。
张阳收拾着家里,“大安送信来说,他在辽东又发现了几头小熊,想着要不要送过来。”
李玥把院子里的椅子都搬进屋,“倒是挺好,等我们搬去骊山可以多养几头。”
因为李世民一大家子来作客,此刻的院子里很乱。
小半个时辰才将院子收拾干净,张阳把一些物件都放回原位,确认了家里没有少东西。
回到屋中,听说房间里的水声小武和媳妇正在洗澡。
张阳坐在自己桌边,从抽屉中拿出些零件,耐心地组装着。
一根发丝细的铁针固定在罗盘上,张阳屏息将一块细铁片放在上端,观察着铁片的动静。
慢慢转动罗盘,看到指针动了,一时间喜上眉梢。
可指针只是动了一刹那便又没了动静。
回过神的时候,张阳这才发现媳妇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穿着宽松的睡衣站在一旁,湿漉漉的长发正擦拭着,身上穿着单薄的睡衣。
“又失败了?”李玥低声道。
“嗯。”张阳将她搂在怀中,“不过距离成功已经很近了。”
坐在夫君的膝盖上,李玥的目光看着指针,“这已经磨得如此薄,还是不行吗?”
“一开始有些动静,不过很短暂。”
“铁制的指针会不会不够轻?”
张阳使劲眨了眨眼,迅速地在媳妇脸上吧唧一口,“一语点醒梦中人。”
李玥的俏脸一红看向房间内的小武,好在她没看见不然羞死了。
从夫君的膝盖上下来,李玥走向小武的房间教她做题。
媳妇说得没错,改变材料或许可以解决眼前整个困境。
那就需要更加受磁性影响的材料。
天然的金属中铜银金可以不考虑。
改变材质就需要从锻造上考虑,让其改变成更受磁性影响的材料,在锻铁的时候同炭粉,煅烧黄金时加入铜粉也是一样的道理。
终究还是要靠技术,张阳心中有了结论。
有了眉目,心情也好了不少,洗了一个澡便揽着媳妇早早睡下。
……
第二天的早朝,张阳正在朝班上打着瞌睡。
李世民朗声道:“如今吐蕃西域已安静,朕决意十月中旬祭祖以示上苍,并邀宴诸国使者。”
听到这个皇帝,张阳原本的睡意荡然无存,“陛下,臣反对。”
李世民的脸当即沉了下来,“为何?”
“臣以为陛下应当勤俭自律,祭祖之事自然是好,可西域只是暂且拿下,还未治理,再者吐蕃虽已安定,但吐蕃诸多部族均为教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