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平夏新城(1 / 1)
(' 非常理解萧光敬想与大宋的朋友们把酒言欢的心情。 但,玩砸了。 酒宴很完美,赵孝骞亲自安排的,西北的特色全上了,酒也不差,青稞酒,米酒,甚至还有西域的葡萄酒和江南的黄酒。 气氛也很热烈,大家吃好喝好,相谈甚欢,席间不时发出的朗朗笑声, 说明大家对酒宴一致五星好评。 此时此景,正应将西湖比西子,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 然后,萧光敬猝不及防地拔来了几棵老葱-—· 也不知这货究竟是怎样的脑回路,可能辽国的审美与大宋不同,也可能萧光敬这样的纨饮酒必须有歌有舞,天王老子来了这个步骤也不能省。 所以,就硬凑呗? 大宋的官员武将们涵养还是很高的,当然,不否认萧光敬的身份有点特殊,没人敢掀桌子骂娘。 于是包括章在内,种建中张小乙等人纷纷把头扭过去,他们能做到的最高涵养就是沉默,以及——·—.-非礼勿视,会瞎。 一群四十来岁的中老年妇女在堂内扭秧歌般摇摆,观众是什麽感受? 赵孝骞表示他有发言权。 前世租房的楼下,每到黄昏时分,便有一群老大妈穿着艳丽,有的人手里还拿着花扇,一个高音喇叭立在空地上,老大妈们随着音乐的节奏尽情摇摆,挥洒黄昏,追忆逝去的青春——·— 或许黄昏太夺目,青春太疼痛,老大妈们投入到舞蹈里以后,天王老子来了都拦不住,报警都没用,警察来了不仅劝不退,还被老大妈们逼得节节败退。 音乐没响,我在这个世界苟活,音乐一响,整个世界都特麽是我的,不服来干。 此刻眼前的这群妇女明显就是这个路数,赵孝骞拍了几次桌子,妇女们就是不停,仍在妖娆地扭摆她们水桶般的腰肢。 最后赵孝骞急中生智,一个酒杯朝乐班敲钟的那人头上砸去,酒杯不偏不倚砸中,音乐声立马停下,而妇女们也终于停止了摇摆。 当世界回归寂静,老仙女们像午夜十二点的灰姑娘,不得不再次跌落凡间。 在场所有人,包括萧光敬在内,都长舒了口气,表情也变得松缓起来。 赵孝骞指了指萧光敬:「你干的好事!」 萧光敬露出汕汕之色,这会儿他终于察觉到,请这群老妇女来歌舞助兴,似乎不合时宜。 夜宵烧烤摊上开了一瓶九五年的罗曼尼康帝,不搭配啊大哥。 「男人,你点的火,你自己灭-—---去把这几棵老葱重新种回土里,莫再造孽了。」赵孝骞一点没跟他客气。 章等人的眼里,萧光敬是鼻孔朝天态度傲的辽使,赵孝骞的眼里, 你特麽就是个没见过细糠,只配吃粗粮的二货。 萧光敬起身,连驱带赶,将这群中老年妇女赶走。 回到宴席上,迎看众人复杂的自光,萧光敬努力维持镇定,心平气和地与众人科普。 「嫩菊清热,老蚌败火,各有各的妙用,年龄不必卡得那麽死.—」 这麽一解释,众人顿时恍然,望向萧光敬的眼神更复杂了。 此时才发现,萧光敬的脸上写满了故事。 宋夏停战,萧光敬代表辽国调停的任务已完成,而且是超额完成。 他不仅调停了战争,还把发动战争的人干掉了。 此间事了,萧光敬率辽国使团告辞。 他还要赶回去向耶律洪基解释,为何他无缘无故把西夏太后干掉了,虽然辽国君臣对这位太后确实厌恶,但-—-也不至于弄死她啊。 解释的说辞早已准备好,全是赵孝骞教他的。 离开夏州城之前,萧光敬回首这座平平无奇的城池,反省自己来这一趟究竟干了什麽。 ', ' ')(' 除了给梁太后端了一杯酒,好像没别的了,存在感简直等同于透明。 脑海里莫名想起了自己从上京出发时的豪言壮语。 曾经我失去的一切,这一次我要拿回来! 萧光敬难堪地闭上眼晴,不能再想了,好羞耻——·—· 国与国之间的交锋,阴谋,杀戮,真不是他一个纨能玩得转的。 在赵孝骞面前,萧光敬觉得自己宛如一个智障。 以后不如更改一下人生目标,别提什麽曾经失去的要拿回来,改成以后绝对不要失去更多,就比较合理了。 城门外,送行的大宋官员武将不少,毕竟是辽使,离去时终归要讲点礼貌的。 萧光敬募然回神,发现赵孝骞正看着他,那眼神宛如看着一个智障··」· 「你在这城里没待几天,而且还在城里杀过人,这会儿一副黯然神伤是离别的模样是几个意思?杀人杀出感情来了?」赵孝骞问道。 萧光敬面色一紧,小心地环视左右,低声道:「...——-说好的永远不提此事的,什麽杀人,我没杀人!」 赵孝骞脸颊微微一扯,将萧光敬拉到一旁,避开众人耳目,道:「萧兄回辽,记得我教你的说辞,我敢保证,辽主一定不会责怪你,反而会夸你给辽国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我大宋官家也会向辽主修书,赞你调停有度,高风亮节什麽的,反正好听的词儿都给你安排上。」 「萧兄,未来机会有很多,大宋会暗中助你和令尊,让你们多立几桩功劳,尤其是令尊,他必须走进辽国的权力中枢。」 萧光敬沉默点头,然后盯着他的眼晴道:「世子欲图者,是---—-灭辽?」 赵孝骞笑了:「眼前的目标并非灭辽,而是尽量增强大宋的实力,至少能够自保,当然,将来实力足够了,或许会有更远大的目标,你知道的,大宋立国百馀年,在与辽国的多次交锋中失败了很多次——.」 萧光敬微微松了口气,至少自前大宋的自标不是灭辽,他的心里多少减低了几分对辽国的愧疚。 谁知赵孝骞却精神一振,语气突然慷慨起来:「...—-此生我别无所求, 大宋曾经失去的一切,我一定要拿回来!」 萧光敬浑身剧震,气急败坏道:「好了好了!世子住口,不必再说了, 我已燃起来了!」 这该死的熊熊燃烧的中二之魂啊—·—· 送走了萧光敬,接下来便是处理大宋的内部事。 赵孝骞是经略安抚副使,但众所周知,他这个副使其实是个过客,如今战争已结束,他留在夏州城只等赵煦召还归京的圣旨。 流水的世子,铁打的章帅。 章却仍会留在西北成边,这仿佛已成了他的宿命,悲壮而萧瑟。 留在夏州城这些日子,赵孝骞没闲着,他与章在讨论未来宋夏边境的兵防部署。 这些年章在边境上主持修筑的堡寨,随着宋夏新的疆界的勘定,那些堡寨都已失去了战略作用。 大宋的边军要往西夏方向推移,所以需要修筑新的堡寨,以及确定新的边城。 协议虽然签订了,但西北军仍然要保持警惕,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谁知道几年以后李乾顺翅膀硬了会不会犯浑,又来入寇大宋。 按照两国的停战协议,西夏不得不割让六个城池给大宋,这个便宜占大了,但工作量也增加了。 于是赵孝骞提议,将西夏裁撤的左厢神勇军司扩建成城池,城池内修筑官署,民居,集市等。 这个军司恰好位于丝绸之路上,地理位置绝佳,如果广开商路,为往来的各国商贾提供住宿,娱乐,交易等场地,并酌情减免财税,假以时日,这座扩建的城池将成为大宋西北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当然,新扩建的城池就不能叫什麽军司了,必须取个威武点的名字。 赵孝骞思虑良久,最终拍板。 这座城,就叫「平夏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