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408九重天之上万字大章(1 / 1)
(' 408九重天之上(万字大章) 内侍,一样可能踏上修行之路。 不论大唐人间还是大明人间,修道界历史悠久,悠悠漫长岁月下,类似事早已不稀奇。 身体有缺者,或有些许不便,但路子终归不曾禁绝。 便是最讲究阳刚气血肉身命功的武道,同样有相应分支。 正如女子习武,亦可能有所成就。 只是经年累月之下,历朝历代,内侍相关群体中少有与修行之道上出类拔萃者,故而世人便也少有特意提起。 但眼下大明人间那边,倒是闹出不小的动静。 毕竟大明皇朝同北方异族还有西域佛门这一场大战,双方顶尖强者云集。 这种情况下,想要在正面战场有所斩获,非寻常人所能做到。 「大明宫中内侍,出了能人,看样子可能还不止一个。」雷俊言道。 楚昆:「明廷宗室子弟虽然人数众多,但成气候者却极为稀少,内廷从另一方向培养出高手了。」 明皇舍得放他们出宫随军北征,这一趟大明皇朝上下确实算是难得团结起来,全力出击。 「师兄,如果他们强行攻入须弥,这一战不知会如何收场?」楚昆轻声问道。 佛门手印一脉,在须弥成了大气候。 但这次他们的对手,不同于以往。 大明人间,天地灵气潮涌已有数百年,不论时间长度还是当前灵气之丰沛,皆为诸人间之冠。 只是此前大明皇朝因为内部原因而对立内耗严重,连各自为战都做不到,常年互相拆台扯腿。 面对北方异族丶归藏小明廷丶人间道国丶归墟丶南方五代十国人间相通等等外部威胁时,大明修士最大的敌人,仍往往来自本土身后。 某种程度上,在他们本身的观念里,往往亦视对方为真正的对手。 四方边患,不过疥癣之疾。 庙堂不正,才是危及社稷。 只是当大明皇朝难得暂时结束内耗形成合力时,当前时间点这仍是毋庸置疑的庞然大物。 不只须弥羯磨部和北方异族难当其锋芒。 整个须弥金刚界五部,都如临大敌。 金刚部主伽罗陀身陨,莲华部主宗伽失陷在外。 好在全力回援的情况下,须弥中仍可能有佛部之主丶宝部之主丶羯磨部主三大九重天佛门法身圆满的高手,率领其他佛门上师坐镇。 但对面大明皇朝此番参战九重天高手,只多不少。 「首辅陈裕这次确实领袖群伦了。」 楚昆言道:「除了当朝重臣和道丶佛高手外,还有此前已经致仕的内阁老臣重新出山。 按年龄算,老人家们都六百岁以上了吧?」 雷俊:「七百以上恐怕都有了。」 纲常礼制整体系统维持下,令理学修士可以反常地在年事已高情况下,仍保持强大实力。 换了其他修行路数,六百岁以上的上三天修士将不可抑制步入衰弱。 但理学一脉,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阶段,他们正当盛年。 所谓致仕,告老还乡,更多是朝堂斗争失败后的产物,只有少数才是当真步入生命最后几十年阶段终于开始真正腐朽。 故而人老心不老者,大有人在。 反倒是理学修行的年轻一代,较之其他修行路数的修士,显得平庸甚至孱弱。 而在大明皇朝,能入内阁者,至少是九重天修为。 入阁者,方能担负社稷,臻至九重天圆满境界。 所谓告老还乡,只要是安稳落地,并不会剥夺他们过往修为。 是以大明朝等着重新出山的老人家们,一个二个都不容小视。 虽然,以寿数论,他们已无多少时日。 「那他们还这麽拼命?」楚昆叹息。 雷俊:「一者,门生故旧是张网,二者,此番是顺风仗,这种情况下,想去须弥一探究竟的人不会少。」 楚昆闻言,若有所思。 佛门手印一脉借须弥大兴。 当中可能蕴含某些秘密,甚或珍宝。 有兴趣一探究竟或者碰碰运气的人,想来不在少数。 尤其是通过归藏,听闻来自大唐的消息,大唐人间曾经攻入须弥,击杀金刚部主伽罗陀等高手,之后更全身而退,便让大明这边众人一些额外顾虑也消散。 但是…… 「须弥未必是那麽好进的。」雷俊徐徐说道。 当初他和唐晓棠杀入须弥,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早先他灭门大唐金刚寺后封堵大唐人间去往须弥的门户,出于种种考虑,模样看上去摇摇欲坠。 有实力,但不多。 雷俊本意是误导须弥中金刚部留守之人和身在大唐人间的金刚部主伽罗陀。 但就结果而言,也误导了须弥里金刚界其他五部中人。 所以等雷俊丶唐晓棠突然压着金刚部主伽罗陀杀进须弥的时候,须弥里金刚界四部其实都比较空匮。 只有宝部之主梵达陀日常值守须弥,他麾下宝部高手甚至都有很多人还在大汉人间那边。 至于佛部,还有经营大宋人间的莲华部和经营大明人间的羯磨部,压根就不在须弥中。 等这些须弥高手赶回来,雷俊丶唐晓棠早已经回大唐了。 须弥山下定然有古怪。 但只得宝部之主梵达陀一人,看来是无法将之开启。 可大明皇朝的老大人们,眼下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他们此番高手云集不假,但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儒家理学修士。 这注定了他们再是强大,作战风格也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推进。 如此规模与声势,须弥金刚界五部定然如临大敌全体回收。 如此推进速度,也足够须弥佛门从其它人间全体回收。 纵使五部仅馀其三,凭自身未必能抵挡大明兵锋,但眼下须弥山会是怎生模样,可就不好说了…… 「师兄,你和唐师姐当年挖的大坑,如今不知要埋多少人了。」楚昆的声音听来仿佛有些牙疼。 雷俊:「这你高估我了,我当初真没想那麽多。」 楚昆:「………」 师兄,我信你。 就是不知道大明皇朝的各位,有多少人相信……不,应该说是,不知道大明皇朝的各位,还能剩下多少人来考虑这个问题。 「大明跑这麽慢还能赶上须弥的门,我们这边也需做些准备。」雷俊沉吟。 楚昆:「师兄是指须弥之后可能破罐子破摔?」 雷俊丶唐晓棠上次打崩须弥金刚部后,须弥佛门没有更进一步报复的举动。 可能是其他四部无意为金刚部死拼。 也可能是因为别的某些原因令他们暂时按捺。 这趟如果大明皇朝真把须弥逼上绝路,他们固然站在第一线,事后难说须弥方面会否也找大唐人间的后帐。 有这方面可能,不论可能性大小,雷俊都提防一手。 张徽丶萧春晖丶孟少杰自也会传讯回来给女皇张晚彤。 很快,龙虎山上,雷俊接到帝京洛阳传出的圣谕。 女皇果然同样在关注大明那边的相关消息。 至于大明眼下,莫说此番北征异族西伐须弥,许多人本身抱着的目标,便是入须弥看看。 就算原先只想止步于人间范围内的人,这时也不好多说什麽。 通往须弥的门户已经被抢占。 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终是要进去看看才行。 大明朝堂上,畏敌如虎是比轻率冒进更严重的指控。 于是,大明攻入须弥。 佛部丶羯磨部丶宝部为首的须弥众僧,抵抗顽强而又激烈。 他们实打实不希望被外界触动须弥山。 数千年的积累和努力,岂可轻易前功尽弃? 但如果当真事不可为,他们这次有时间做好最后的准备,一切皆是因果使然吧…… 须弥众僧尽全力守御。 大明修士攻势如潮。 最终,来自大明的高手,如愿触动须弥山。 须弥山崩。 在那个瞬间,大明首辅陈裕,心中忽然生出强烈的不安。 和他一样同为九重天圆满的刘冲等理学大儒,心中亦陆续生出警兆。 真武观主木淳阳,双目中骤然精光四射。 馀下高铭等九重天理学大儒,亦陆续开始生出不安之感。 众人视野中,那原本仿佛须弥支柱般的须弥山崩塌后,不见尘土飞扬。 而是有无声无息,无色透明的茫茫火海,在须弥中蔓延开来。 无边无际! 「……明王忿火!」陈裕面沉如水。 方才同须弥高手交锋,明王忿火他们接触得多了。 但所有须弥高手化身而成的明王忿火集中在一起,也远远没有眼前这麽大的规模与威力! 以佛部之主毗摩舍为首,须弥顶尖高手齐声颂念佛经,同时一起结印。 他们一改先前全力守护须弥的态度,此刻护持门人弟子,忙不迭远离退避。 大明修士见状,亦纷纷开始退出须弥。 遥望先前须弥山所在方向,就见无边明王忿火中心,有巨大的黑影,升空而起。 自那庞大的黑影中,传出骇人的妖气恶氛,同样非九重天大妖所能拥有。 黑影升空,竟仿佛瞬间便破开须弥界域,向域外茫茫虚空飞遁而走。 在其下方,自茫茫明王忿火火海中,又有第二个巨大的身影立起。 那身躯通体青蓝色,二臂,右手执剑,左手执索,只是长索暂时断了一截。 其头戴五个花瓣冠,脑后有熊熊火焰,三目圆睁,右眼仰视,左眼俯视,额眼平视。 在场大明修士,皆饱学之人,虽然斥须弥众僧为妖僧邪道,但对其流传在外的经文典籍,大多有所了解。 只看那透明火海中做忿怒相的巨大身影,便纷纷认出其来历。 不动明王相! 佛门手印一脉传承中五大明王之首,传说乃大日如来之教令轮身,现忿怒相,可降服世间诸魔。 明王相虚幻,自不是真正的大日如来显化。 但能成就此身,只会是已经佛身圆满,证得九重天之上佛门金身境界的大能尊者! 须弥中,此前沉睡着一位九重天之上的佛门尊者。 不。 不止如此。 那不动明王相扬起右手长剑,有无形之力斩破虚空,落在先前那腾空飞起要飞遁出须弥的巨大黑影身上。 巨大黑影全身一震,不见流血,但全身上下,皆有无形无色明王忿火流转焚烧。 震耳欲聋的怒吼声响起。 但那黑影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向上,强忍伤势,飞出须弥,转瞬不见。 在此期间,不动明王相左手提着的断裂长索复原。 虽然来不及再勾拿束缚飞走的巨大黑影,但长索伴随熊熊明王忿火飞旋,当场便将九重天圆满的理学大儒陈裕套住。 陈裕身边大量文墨聚集,但转眼就被透明的明王忿火全部摧毁。 大明首辅脸色铁青。 虽是短短瞬间,但须弥中究竟怎生情况,已经一目了然。 这里,先前分明有不止一位九重天之上的存在。 只不过,当中一位妖圣,是被佛门尊者镇压于此。 须弥山形成的密仪,既是助佛门尊者自身疗养,也是为了炼化那大妖。 在这个过程中,须弥众僧因此而受益。 只是密仪,内外相辅相成,同样需要来自外界的大量反馈。 那大妖方才掀起恶氛滔天。 但其恐怕正处于极为虚弱的状态,被消磨多年,鼎盛之时定然比如今还要更强悍得多。 而能将之镇压于此不断炼化甚至滋养须弥众僧的存在,实力无疑更加强横。 登仙之人,亦有强弱之别。 原先沉寂于须弥中的这位佛门尊者,实力之强,更让大明皇朝众人感到心悸。 密仪尚未彻底完成,骤然中断,对方不说前功尽弃,但定然反受其害。 可即便如此,那巨大的不动明王相,气焰仍叫人窒息。 长索套住陈裕,陈裕便再无法动弹。 那不动明王相同时再次举起右手长剑。 茫茫无色火海,反开始收敛。 但一剑挥出,轻描淡写间,成片大明修士身体从中一分为二。 仿佛斩断烦恼。 须弥山旧址,不动明王相源头处,伴随火海消失,现出一个枯瘦僧人的身影。 他通体肌肤,皆呈现金色。 远方,须弥众僧止住后退的步伐。 以佛部之主毗摩舍丶宝部之主梵达陀丶羯磨部主闍底罗这三位九重天圆满佛门上师为首,一众西域佛门弟子,齐齐向那僧人顶礼膜拜: 「尊者。」 那通体金色的僧人静立不动,结智拳印,虽未开口,但仿佛有声音响彻整个须弥: 「大明人间事,无需伱们插手,毗摩舍留下重建须弥,梵达陀和闍底罗,去寻宗伽,早日助他回来。」 须弥众僧齐声道:「是,尊者。」 那枯瘦僧人仍静立原地。 但不动明王相双手挥舞,宝剑和长索顿时横扫四方。 ………………… 须弥外,大明人间,西域之地。 吴党仅次于首辅陈裕的二号人物,在如今内阁中亦排行第三的大学士桑岩,守在虚空门户入口处。 另有菩提寺方丈广书大师,在外围警戒。 异族被大明兵锋驱离漠北和西域,向更遥远的漠外退避,异族汗王负伤。 但陈裕丶桑岩等人没有轻忽大意将之忽视,仍警惕对方卷土重来。 只是对方行动迅捷,一心想走的情况下,大明皇朝的理学大儒们还真不好强留他。 不过已经杀伤不少异族修士,并且失去水草丰盛之地和灵气充沛之所,对方元气大伤,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再威胁大明北疆。 相较于迁移离开的异族,西域佛门通往须弥的虚空门户则位置固定,避无可避。 接下来就看须弥内战事结果如何…… 桑岩念头正转到这里,忽然心生警兆不安之感。 不及细想,便有大量文墨在他身边聚集。 同一时间,一个身影正从须弥向外冲出! 桑岩刚看清楚那人是真武观主木淳阳,便见木淳阳的身躯,竟然一分为二! 丹鼎派九重天五层,五气朝元境界的道门大乘高真,竟然被闪动佛光的剑锋直接斩断身躯。 其身躯虽然断作两截,但看上去仍然完好,只是伤口处有无色透明的佛门明王忿火正在燃烧! 虚空似是扭动一下,仿佛有同样无形透明的存在飞出。 但此刻桑岩顾不上深究。 因为自通往须弥的虚空门户中,与那宝剑一起,赫然又有长索从中飞出。 当场便将桑岩卷住。 九重天圆满大儒桑岩身边的文墨,被长索一卷,顿时消融。 长索仍然将桑岩牢牢束缚。 大明人间这边,大量文墨聚涌,形成黑色的殿堂。 殿堂络绎不绝,连成一片,遍布四方。 大明皇朝方面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自然将虚空门户入口处营造成稳固的堡垒,既是延伸向须弥的桥头堡,也是接应陈裕丶刘冲丶高铭等人退回来的后路。 九重天圆满境界大儒长期营造下,这里的文墨自然厚重凝实。 长索落入其中,一时间竟然微微停顿。 桑岩趁此机会,连忙想要挣脱并逃离。 但那剑锋再一斩,顿时成片殿堂垮塌。 理学纲常礼制对下层制约极强。 可眼下桑岩面对的却是修为境界更在他之上的对手。 于儒家而言,已经立地成圣。 于道家而言,已经推开仙门。 于佛门而言,已经证得佛身圆满。 剑锋斩破成片文墨所化的殿堂,长索顿时重新得了自由,当即便将桑岩重新束缚。 索与剑上,皆生出大量无色透明的明王忿火,大肆焚烧馀下的文墨。 桑岩绝望抗拒中,仍然被长索拖入通往须弥的虚空门户。 这位大明阁老此刻唯一的想法是: 首辅陈裕和他们,判断都失误了。 须弥,比他们预期中更加强大。 但问题在于…… 那些和尚早干什麽去了?! 有这本事,怎会被大唐人间那边打崩金刚部? 无色的火海,不断向四方蔓延,开始席卷天地,声势骇人。 ', ' ')(' 留守在虚空门户外的大明修士,仓惶而退。 距离此地相对遥远处。 虚空中微微晃动,然后隐约有光华闪烁,渐渐浮现出一个人形。 人形就外貌观之,似十七丶八岁少年,头戴道巾,身着道袍,但形体虚幻。 其相貌,和真武观主木淳阳少年时酷肖。 正是他的元婴阳神。 在他身体表面,同样有无色的明王忿火蔓延。 木淳阳失了肉身法体,这时能调动的真武重水稀少。 好在他额外有所准备,触及沙地,此前预先埋藏在这里的一条真武重水水脉当即涌出,助他压制元婴阳神上的明王忿火。 要对上须弥羯磨部乃至更多须弥高手,并且多半会被理学大儒们拱在最前,木淳阳自是多做一些准备,只是他此前亦不曾料到,须弥中最后会是如此结果。 相较于羯磨部主闍底罗等人的明王忿火,此刻纠缠在他身上的忿火更加难缠。 充沛的真武重水水脉都无法将之熄灭,只能勉强加以牵制。 木淳阳神色凝重但冷静。 他的元婴阳神盘膝端坐于虚空中。 下方真武重水水脉内,则有一具早已备好的假身浮现。 这假身涉及多种天材地宝,乃是木淳阳为自己准备的第二幅身躯。 无需夺舍他人,亦可重获肉身。 九重天圆满境界的道家丹鼎派大乘高真,五气朝元法体被破,不管夺舍还是凝聚假身取代,修为都可能因此跌落,不复此前五气朝元之境,需要时间恢复。 但木淳阳情况较旁人特殊。 他生就造化仙体。 此刻,伴随元婴阳神落入下方假身,重获肉身躯壳,在此过程中,周围天地间滚滚元气纷纷融入其中,与之相合。 一时间,仿佛天地造化,熔于一炉。 待木淳阳元婴神魂与新肉身躯壳彻底合一,五气朝元法体亦重现。 只是在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他平日里无法再继续借造化仙体之能修行。 这位真武观主长长呼出一口气。 但神情并未见轻松。 明王忿火,仍在纠缠他。 平时他魂魄状态皆处于巅峰时,五气朝元法体加持下,可以直接硬抗羯磨部主闍底罗等人的明王忿火攻击。 但那具超出九重天之上的不动明王相例外。 好在,暂时藉助真武重水水脉,尚可压制。 木淳阳站起身来,远望须弥门户所在方向。 明王忿火肆虐席卷。 但那具不动明王相,那个证得佛门金身的尊者,并未追出须弥。 是去往其他地方,例如归墟,寻找莲华部主宗伽? 还是有别的什麽原因? ………………… 大明皇朝西北边陲,文华之气冲天而起,不显灵动,但是规整厚重。 重重文墨凝聚之下不断蔓延,竟化作一条蜿蜒漫长,由笔墨构建而成的长城。 笔墨长城上空,文华之气冲霄而起,仿佛隔绝天地。 虽然无色透明的明王忿火尚未蔓延到此处,但大明皇朝已经开始全力构筑针对西北的防御。 源自西域的明王忿火,遍布千里,经久不息,长燃不灭。 在西域遭逢惨败的大明皇朝,已经无力反攻。 如此鼎盛的阵容还能大败亏输,大明皇朝上下再如何互相甩锅,朝堂上顶尖的大佬们心中都生出相同猜测。 须弥中,可能存在超乎他们预期的强者。 好在,一段时间的不安过后,众人发现,对方似乎没有追出须弥,降临大明人间的动作。 这让大明君臣松一口气。 一边继续戒备西北方向,大明朝堂一边继续高速运转。 虽然和须弥有关的诸多消息仍不祥,但有关陈首辅的命运,不论其生死,都已注定。 次辅周明哲,接替对方,成为首辅。 盛极一时的吴党,就此衰落,好在有晁丰主持大局,不至于直接跌落谷底。 但大明朝堂的舞台,接下来他们将让给周明哲丶席之昌等人的楚党。 周明哲亦不轻松。 他有考虑陈裕和吴党失败受挫后的计划。 但当前损失之惨重,已经不只局限于吴党,而是涉及整个大明皇朝。 留给新首辅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烂摊子。 ………………… 须弥内分出胜负,金刚界五部在其它人间,态势顿时不似先前那般内敛。 虽然几大部主暂时不见踪影,但依托各大人间金刚寺的传承,须弥僧人展现出的精神面貌已经截然不同。 有关善智慧尊者的传说,开始在各大人间流传。 大汉人间,原本因为须弥宝部收缩而改变的天下大势,此刻又为之一变。 琅琊王氏祖地内。 两个王氏子弟正在查阅典籍。 「在这里。」外观似中年模样的儒生这时开口。 青年模样的王嘉楠放下自己手头书本,去往族兄王不久身边。 王不久手指轻点桌上古籍书页:「善智慧尊者,当初东汉末年大劫以前便已经证得金身的佛门尊者。」 王嘉楠低头看文献记载:「就算他一直在须弥中处于似生非生的状态以延续生命,那这年代也太远了,他的寿数和境界岂不是……」 王不久:「至少,当前仍不妥当,否则早就重新现世了,不过即便如此,也绝非寻常人等可及。」 王嘉楠不语,面现忧色。 王不久:「祖父和伯父他们的意思呢?」 王嘉楠答道:「长辈们的意思,都是此一时彼一时,唇亡齿寒,接下来需跟朝廷宗室更多走动。」 王不久:「东宫里那位?」 王嘉楠:「自然是同太子殿下多走动,怎都不可能是当今陛下。」 略微顿了顿后,他继续说道:「……祖父的意思,我们同时也需多做几手准备,以防朝廷直接倒向须弥佛门。」 王不久微微颔首,接着又问道:「六叔那边有消息了麽?」 王嘉楠叹气:「仍然没有。」 王不久于是沉默。 东阳山人王旭,曾经的琅琊王氏六郎,公认大汉人间除宫中那对父子外,最有可能登临青云之上的人。 可这方大汉人间的天地灵气潮涌尚未真正来临,对方便不在了。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如今反而给琅琊王氏保留最后一线希望。 希望对方仍然在世。 可是,这远景当真能实现麽? 同一时间,大汉人间另一处世族名门,陇外萧族的祖地内,就在重中之重的宗祠前,亦有两人并排而立。 一男一女,皆气质儒雅高华。 男子名萧轩,乃大汉陇外萧族当代族主。 女子名萧静,则是此前大同萧族族长。 「如今多事之秋,关键之刻,最重要的事,便是本族之延续,我才疏学浅,难当大任。」 萧轩徐徐说道:「族主当由能者居之,方可匡扶本族走过如此乱世。」 大汉人间世家名门,此前只得两位九重天平天下大儒。 一在青州叶族,一在关陇杨氏。 萧轩,并不在其中。 大汉人间天地灵气潮涌之下,他有希望突破至九重天境界,但时间不定。 天下大势却瞬息万变。 大同萧族几近覆灭,只有萧静等极少数人机缘巧合下来到大汉人间方才得以保全。 论根基较之大汉陇外萧族自然相差甚远。 但萧轩甘愿将族主之位让与九重天四层境界的萧静。 宗嗣合并,当中还有诸多复杂处,但萧轩以为时间不等人。 「小妹始终是客居,只是当前局面险恶,故而相助兄长一臂之力。」萧静首先向萧轩一礼。 萧轩郑重还礼。 ………………… 大唐人间。 龙虎山天师府。 雷俊当前身处上清雷府洞天内。 他双瞳中天通地彻法籙此刻再次闪动光辉。 师弟楚昆将大明人间那边最新的种种消息传讯回来。 「不出须弥麽?」雷俊若有所思:「异族汗国人间那边也有消息传回,有西域佛门顶尖高手活动的踪影,看上去更像是在寻找归墟与莲华部主宗伽的下落。」 那位渐渐开始在大明丶大汉丶异族汗国人间开始存在感强烈起来的善智慧尊者,如果说他不反攻大明人间是慈悲为怀,那当前寻找莲华部主宗伽也是其他须弥僧人负责,就显出几分不寻常来。 归墟中的存在,同样可能不简单。 善智慧尊者亲自去捞人,无疑比其他须弥僧人来得靠谱。 眼下看来,相较于不想,更似不能。 但是…… 眼下不能,不代表以后一直不能。 就像当初雷俊丶唐晓棠去须弥逛一圈安然回来,大明皇朝诸位老大人们这趟过去却踢了铁板一样。 脑海中的光球,截止目前,倒是没新的动静……雷俊心中思虑。 不过,该做的准备,还是要继续。 雷俊不焦不燥,稳步推进自身安排。 得自其他人间的消息,则都显示须弥似乎颇为平和,只是惩戒闯入的陈裕等人后,事情便告一段落,连大明皇朝上下都开始松一口气。 大唐人间方面,相关消息当前则只局限于极少数人知情。 「当今女皇陛下,尚不能跨出那最后一步麽?」楚昆私下同雷俊聊起此事。 雷俊:「感觉,和须弥里那位相反,洛阳这位非不能,而是不想,至于原因,不知是否有别的什麽顾忌。」 楚昆轻叹:「都说大势变革之时代,果然时时变化啊!」 雷俊:「我们做好自己手头的事。」 楚昆:「是,师兄。」 天渐入夏,雷天师即将迎来自己七十四岁生日。 在此期间,另一件重要的事,则是他的亲传弟子卓抱节,成功臻至七重天境界。 大唐龙虎山天师府,终于再添一位上三天修士。 并且,亦是同辈人中的第一。 以大唐龙虎山当前的几代传人论,卓抱节成为三代弟子中第一位修成七重天通天之境的高功长老。 他是唯一的天师亲传,臻至七重天境界后,亦由恩师雷俊亲自主持为他加籙,职授高功。 换穿紫色道袍的小熊,来到雷俊面前,一板一眼行礼:「多有赖恩师多年教诲,弟子方有今日所成。」 「你师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有今日所成,更多在你自身。」雷俊微笑。 然后…… 四下无其他人,他将换穿紫袍的大徒弟拎到面前,揉搓两把。 有一句讲一句,手感比他中三天时更好了。 似乎早料到有此一着,卓抱节异常淡定,只抬爪正了正自己头上道冠。 雷俊则笑道:「你如今也是高功法师了,仍无开门纳徒的打算麽?」 「只是尚未碰到和弟子有仙缘的人。」卓抱节答道:「在此之前,弟子便用心精进自身吧,如您和师祖一贯教导那般,顺其自然便好。」 雷俊看着面前的大徒弟,徐徐点头:「你有如此心境,自是再好不过。」 卓抱节:「弟子明白,师父是为了弟子着想,弟子亦时时自省。」 他根底雄厚,刚入门时便已有不俗基础。 各方面而言,他都是天才中的天才。 但以修行进度而言,尤其是在中三天时的提升速度其实不如相近资质的人族修士。 并非他偷懒亦或者师门长辈压制。 而是作为灵兽修习人的道法,本就与寻常人有差异。 无特殊造化的寻常山貔,自然寿命相较普通人亦来得低。 故而卓抱节修行途中,有额外碍难,在雷俊教导下,反而各方面求稳。 这方面,他同当初元墨白一样。 甚至,元墨白当初修行在自己有心控制下,还显得更慢一些。 即便到了上三天层次,他仍不急不躁。 雷俊培养卓抱节,在这方面亦是相似情况。 根基牢固的基础下稳步推进,未来道路反而会更宽一些,并淡化寿数方面的碍难。 「弟子只是有些意外,徐师兄也比预期中慢了些。」卓抱节言道。 昔年李正玄收徒徐瑞,李正玄亡故后,由方简代为教导。 其人天资不俗,用功勤勉,府中亦不曾因过往而慢待他。 同辈弟子中,他入门亦早,进步飞快,是最早臻至六重天的华字辈弟子。 但他在六重天停留了很久,一直没去尝试突破六重天到七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 以其年龄论,自然仍在中三天修士百岁黄金修练年龄内。 只是相较他的天资,如今他进步速度有些慢了。 「当初的事,终究还是有些影响麽?」 卓抱节轻声道:「以为已经不在意了,但其实还在心底深处埋藏……」 雷俊平静:「这一关,需要他自己过。」 卓抱节:「师父说的是。」 雷俊无需动手,眼瞳中自有光辉凝聚,化作一枚神通法籙,飘到卓抱节面前:「加籙时道经已经赐给你,接下来这枚神通法籙,为师先为讲法,之后你自己善加揣摩,有不懂之处随时可来问为师。」 「是,师父。」卓抱节收下闪动淡淡金辉,仿佛星辰的神通法籙。 他臻至七重天后选择哪门法籙作为自己第一门本命神通,早有定数。 命功人书法籙。 这基本也是他们这一脉传承的固定传统了。 卓抱节当初闭关冲击七重天时,便已经借这门神通法籙打下基础,如今正是前后呼应。 至于今后有何种发展,则要看他自身。 神通法门修习,莫不如是。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龙虎山新科高功法师卓长老,静心在山门祖庭先修持自己的第一本命神通。 待稍晚些时候,府中自会派遣给他新差事。 在此之前,卓抱节得天师加籙授紫袍,消息已然广传天下。 世人尽皆感慨。 自李松身亡乃至被开革出门墙后,龙虎山一脉当前存世辈分最高三大长老便是姚远丶元墨白丶上官宁三人。 之后再往下,便是年轻一代的许元贞丶唐晓棠丶雷俊丶楚昆等人。 如今,上三天的高功长老中,终于新出第三代人了。 「可惜许真人不收徒,否则依传统,唐真人和雷天师都该是她弟子,那样一来,如今龙虎山天师府就是四代传人授职高功了。」 大唐蜀山派山门霄顶中,长老何东行跟自己的弟子纪川谈起此事。 因为元墨白和卓抱节的特殊出身,何东行等蜀山众人谈起此事,格外感慨。 纪川微笑道:「不管三代还是四代,其实他们年龄差距都很小。」 何东行默算元墨白丶许元贞丶雷俊丶卓抱节四人年龄:「是啊……」 「不过,遥想昔年雷天师自巴蜀之地带其弟子回山,已经是将近五十年前的事了。」纪川言道。 何东行感慨的语气却与纪川不同:「还不到五十年,这世间已经这麽大变化了……雷天师入道,迄今为止,也不过五十六年左右。」 纪川颔首:「是啊,尚不足一甲子。」 何东行默默算了算:「以修行年限论,他已经追上唐真人了。」 纪川先是惊讶,然后回过神来:「是了,以修道年限论,两人都是入道五十五年时,臻至九重天二层境界。」 何东行:「真年轻啊!」 ………………… 龙虎山中,雷俊静心修行。 倒是自大汉人间,有大师姐许元贞吩咐人传回一些东西。 一些,仿佛灰烬般的存在。 「琢磨昆仑的一些收获。」 许元贞传讯:「该是源自当初九天分离时的古老之物,彼时因昆仑界域所以能留存至今,但如今取用后,就需要快速处置了,否则会慢慢消逝。」 【元天残烬】 雷俊得了之后,无需多看便知此宝难得,用于炼器炼宝有极大妙用,有希望提升已炼成法宝法器的品质,确实妙不可言。 不过也正如许元贞所言,这元天残烬如风中飞灰一般,不抓紧时间使用,灵性便会自动消散。 「最近忙着琢磨昆仑,但须弥中似乎有大动作?」许元贞问道:「善智慧尊者,我记得以前听过这个名号。」 雷俊:「虽然可能其状况有所不妥,但应该是其本人。」 许元贞:「听来有些意思,我琢磨下看看。」 雷俊忽然问道:「大师姐,你觉得大汉龙虎山隐遁前,知不知道须弥宝部背后,有善智慧尊者存在?」 许元贞:「这正是我感兴趣的地方。」 ps1:一万零五百字,三合一章节。 ps2:今天感觉眼睛状态还行,所以尽量多写点,说是不熬夜,但写得慢,还是晚了些,这会儿赶紧洗洗睡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