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3章 贾珩:当真是受命於天,既寿永昌。(1 / 1)

(' 第1693章 贾珩:当真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神京城 时光匆匆,如水而逝,不知不觉就到了乾德二年的春天。 但见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之上,微微覆盖着一层湿漉漉的露水,这会儿,可见数十个身穿翻毛皮毡帽,身披玄色盔甲的蒙古骑军,簇拥着一个身形魁梧,面容粗犷的大汉,浩浩荡荡地向着总理事务衙门疾驰而去。 今日正是察哈尔亲王,大汉蒙王额哲,返京述职的日子。 神京城,总理事务衙门—— 贾珩一袭黑红缎面的金色丝线蟒袍,头戴一顶黑色乌纱官帽,落座在厅堂当中的一张梨花木椅子上,那张漆木条案之上,摆放着一摞奏疏,正是京中六部从通政司那边儿抄录的奏疏副本。 就在这时,一个锦衣府卫快步进入厅堂中,就向着贾珩拱手一礼,说道:「王爷,蒙王在衙外求见。」 贾珩起得身来,道:「那我去迎迎。」 毕竟是自家的老丈人,他当然还是要恭敬一些的。 说话之间,贾珩在几个锦衣府将校的陪同下,快步来到廊檐外间,迎面就看见胡子拉碴,面容魁梧的蒙王。 说话之间,就见蒙王身披一袭枣红色山字铠甲,龙行虎步,身后跟着几个察哈尔部的护卫,其人刚毅丶沉静的面容上,拱道:「卑职见过卫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自家女婿如今已经今非昔比,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辅政王。 贾珩抬眸看向蒙王,伸手相托,说道:「蒙王快快请起,还请这边儿落座。」 而后,相邀蒙王额哲,就在一旁的梨花木椅子上,重新落座下来,仆人奉上香茗,然后徐徐而退。 蒙王额哲说道:「卫王先前曾经提及,朝廷要对藏地的和硕特部用兵?」 贾珩声如金石激越,说道:「今年开春以来,西域的准噶尔动作频频,准噶尔部的头人噶尔丹,正自磨刀霍霍,随时南侵,我朝如今据守朝廷,应当先发制人,以绝后患。」 蒙王赞扬了一句,朗声说道:「卫王虑事周到,本王以为应当如此。」 贾珩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清茶,问道:「蒙王以为应当何时发兵?」 蒙王皱了皱眉,说道:「卫王,如今已是深秋时分,再有一段时间就会入冬,急切之下,也无法向藏地用兵。」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先行备战,等明年开春以后,再行向藏地发兵,进兵昌都。」 蒙王点了点头,浓眉之下,目光炯炯有神,叙说道:「就依卫王之意。」 贾珩默然片刻,说道:「蒙王这一路鞍马劳顿,可先到府中沐浴更衣,我备下薄宴,给蒙王接风洗尘,雅若等会儿也会到场。」 蒙王额哲凝眸看向贾珩,感慨道:「的确许久未曾见过雅若了。」 贾珩点了点头。 蒙王起得身来,向贾珩拱了拱手,说道:「那我先行告辞。」 说着,在周围一众侍卫的护送下,快步出得总理事务衙门。 就这样,待目送着蒙王离去,贾珩也没有在总理事务衙门多待,起得身来,向着外间行去。 宁国府,后宅—— 陈潇一袭青色衣裙,凝眸看向那从外间而来的蟒服青年,放下手中的棋子,问道:「子钰,你回来了。」 贾珩点了点头,凝眸看向挺着大肚子的陈潇,然后看向一旁的顾若清道:「是啊,你和若清这是在做什麽?」 说着,行至近前,就近落座下来,轻轻拉过陈潇的柔嫩白皙的纤纤素手,低声道:「潇潇,我刚刚去见了蒙王。」 陈潇闻言,不无好奇说道:「蒙王怎麽说?」 贾珩端起一旁小几上的青花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茶,说道:「暂定明年开春,整兵出征。」 陈潇想了想,说道:「明年开春也好,只是雪山苦寒,我大汉京营兵卒未必适应得了雪山气候。」 贾珩点了点头,道:「此事,我也在想如何挑选能够前往藏地的兵卒。」 先前其实也考虑过高原反应,需要从京营当中挑选。 陈潇问道:「这次既是京营协同出兵,你又打算派遣何人为将?」 「山海侯曹变蛟,在乾德元年曾经因附逆而受牵连。」贾珩面色凛然一肃,说道:「这次由其率京营兵马征讨藏地。」 陈潇想了想,赞同说道:「山海侯能征善战,由其领兵,倒也恰如其分。」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等会儿还要为蒙王接风洗尘,你和若清先在这里等着。」 陈潇那张宛如清霜薄覆的脸蛋儿明媚如霞,低声道:「你去吧。」 说着,轻轻抚起微微隆起的小腹,旋即,转眸看向一旁的顾若清,道:「师姐,这几天觉得怎麽样?」 顾若清白腻如雪的玉颜酡红,同样伸手轻轻抚起自己隆起的小腹,低声说道:「别的没什麽,倒是胎动的厉害。」 陈潇轻轻「嗯」了一声,而后,也不说其他。 …… …… 神京城,宁国府,前厅——— 贾珩居中而坐,刚刚坐了一会儿,就听到一阵轻快无比的声音响起,带着几许娇憨和轻快,问道:「珩大哥,父王来了吗?」 说话之间,但见雅若从外面跨过门槛,一张扎着小辫子的娇憨丶明媚脸蛋儿上满是喜悦,道:「珩大哥。」 贾珩剑眉之下,点了点头,凝眸看向雅若,说道:「雅若,那你父王这会儿还没有过来。」 雅若「嗯」地一声,近前,就在贾珩身边儿落座,那双明媚动人的眼眸璀璨一如星辰,道:「珩大哥,我好像有了。」 贾珩:「……」 贾珩正自愣神之间,拉过雅若的纤纤素手,诧异了下,问道:「什麽时候的事儿?」 雅若红了一张彤彤如霞的脸蛋儿,道:「前天,我发现月信没有来,也就过来问了宝琴姐姐。」 贾珩一时无语,道:「这个再等一段时间,先行看看不迟。」 贾珩凝眸看向雅若,说道:「那倒是一件喜事儿,等你父王过来,你好好和他说说才是。」 雅若那张娇憨明媚的脸蛋儿羞红如霞,轻轻应了一声,道:「嗯。」 不大一会儿,就见外间一个嬷嬷快步进入厢房之中,柔声道:「王爷,蒙王来了。」 贾珩转眸看向一旁的雅若,笑了笑,低声说道:「雅若,咱们过去看看。」 雅若也不多说其他,就是随着贾珩向着廊檐外间而去。 此刻,蒙王在察哈尔亲卫的陪同下,来到近前,转眸看向雅若,脸上现出爽朗的笑意,说道:「雅若,许久不见了。」 「父王。」雅若轻声说着,在说话之间,几乎犹如乳燕投林,一下子飞扑至蒙王怀里。 蒙王轻轻伸手搂过雅若的肩头,笑着打趣说道:「好了,多大的人了,还哭鼻子,再让人家笑话。」 说着,拉过雅若的纤纤素手,在圆形几案附近落座。 贾珩也落座下来,笑了笑道:「今日难得团聚一场,蒙王,我敬你一杯。」 说着,提起一只青花瓷茶壶,在茶盅之中斟得酒水,递将过去。 蒙王道:「卫王乃是辅政之王,当真是折煞于我了。」 贾珩笑了笑,说道:「此间并无卫王,只有翁婿。」 蒙王闻听此言,心头倒是觉得慰贴无比,端起青花瓷的酒盅,一饮而尽。 雅若在一旁则是提起酒壶,帮着贾珩在酒盅里斟酒,眸中满是依恋。 贾珩问道:「蒙王,和硕特那边儿情况怎麽样?」 蒙王道:「自建兴元年,高家在巴蜀发生叛乱之后,准噶尔与和硕特两部,面对我大汉兵马折戟以后,和硕特方面就龟缩在昌都以南,和硕特可汗这两年也在秣马厉兵,双方屡次有小范围的交手。」 贾珩放下手中的茶盅,问道:「和硕特军卒的战力如何?」 ', ' ')(' 蒙王额哲面色傲然无比,道:「不是我察哈尔部勇士和大汉京营骁锐的对手。」 贾珩斜飞入鬓的剑眉之下,眸光闪烁了下,凝眸看向蒙王,温声道:「那就好。」 蒙王说道:「只是和硕特部的兵马依仗雪山地形,我军对彼等佯攻实在不便。」 雅若这会儿,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两人叙话,那张娇憨明媚的脸蛋儿上难免现出专注之色。 贾珩而后与蒙王用着饭菜,直到午后时分,方宾主尽欢。 雅若轻声说道:「珩大哥,我去和爹爹说会儿话。」 贾珩道:「那你去吧。」 雅若然后随着蒙王来到一侧的偏厅暂歇。 蒙王浓眉之下,目光慈祥地看向自家女儿,说道:「雅若,在京里怎麽样?卫王对你还好吧。」 雅若面上喜悦之色流溢,说道:「父王,珩大哥先前对我挺好的。」 蒙王叮嘱了一句,说道:「卫王身具帝王之姿,你要好好侍奉于他。」 雅若「嗯」了一声,只觉芳心之中娇羞不胜,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羞红如霞。 蒙王额哲忽而想起什麽,又问道:「先前书信问你的事儿,究竟怎麽样?」 他的女儿如果能给卫王生个孩子,将来他占据藏地之后,甚至可以向卫王求封青海,乃至推动雅若成为皇后。 他可是听说了,卫王的正妃膝下一直没有男丁,那麽东宫之位,人人皆有可能。 雅若那张明媚丶清丽的玉颜两侧氤氲浮起团团绮丽红霞,道:「父王,还没有给你说,我好像……好像有了。」 蒙王额哲闻听此言,容色倏变,道:「你说什麽,你有了孩子了?」 雅若「嗯」了一声,那张带着几许娇憨丶英气的脸蛋儿已是羞红如霞,美眸中满是沁润着欣喜之意。 蒙王额哲闻听此言,哈哈一笑,说道:「好,好,好。」 说着,看向一张小脸已经红扑扑的雅若,笑道:「雅若,争取给卫王生个大胖小子。」 雅若闻听此言,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羞红如霞,也不知说什麽才好。 蒙王额哲面上现出感慨之色,说道:「卫王是有天命的人,你将来肚子里的孩子,至少可为宗藩亲王,镇守一方。」 雅若闻听此言,不由「啊」地一声,抬眸看向额哲,抿了抿粉润唇瓣,说道:「父王,我倒没有想这麽多,只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平安长大就好了。」 额哲笑了笑,有些无奈,说道:「你这傻孩子。」 现在你还小,等到年老色衰,就知道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孩子了。 不过,傻人有傻福,将来怎麽说,还不一定呢。 ……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日升月落,斗转星移,转眼之间,乾德二年进入夏六月。 在过去半年里,大汉朝廷一则整修官道,兴修水利,一则积极备战,准备攻打藏地。 这一日,贾珩正在总理事务衙门办公,随着时间过去,总理事务衙门的经制架构逐渐步入正轨。 而就在这时,一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府卫将校快步从外间而来,拱手说道:「王爷,国子监那边儿,徐祭酒派人过来,说有要事相请。」 贾珩放下手里的一本奏疏,问道:「哦?有没有说是什麽事儿?」 那锦衣府卫探事面色恭谨,拱手说道:「回禀王爷,国子监那边儿说……说是蒸汽机研制出来了。」 「什麽?」贾珩闻听此言,心头难免又惊又喜,手里的那只青花瓷茶盅连忙放下,吩咐着左右的仆人,说道:「来人,速速前往国子监。」 而后,贾珩在锦衣府卫的簇拥之下,向着国子监快步而去。 神京城,国子监,凤鸣阁——— 徐光启一袭绯色玉带官袍,头戴黑色乌纱帽,其人立身在廊檐之下,犹如苍松修直,凤仪俨然。 与身旁的一众弟子,围着青石板铺就的庭院中,那架造型特异的机器。 正是贾珩所言的蒸汽机,这辆在后世有着划时代意义的蒸汽机,此刻已经面世。 「师父,这蒸汽机在铁轨上来往复,可以拉着不少货物。」徐光启的弟子陈龙开口说道。 此刻,周围拜于徐光启门下习学武艺的国子监众监生,也都啧啧称奇 徐光启手捻颌下三溜黑灰胡须,面上满是成就感的神色,笑了笑道:「是啊,此物以燃煤驱动,行走于铁轨之上,载货之能尚在马匹之上,乃可通行九州四海。」 就在这时,一个面容年轻丶俊朗的差役,快步进入国子监,向徐光启躬身一礼,禀告说道:「大人,卫王来了。」 徐光启闻听此言,心头不由大喜过望,目光撇过一旁的众弟子,道:「诸位,随我出得城门相迎。」 众弟子闻听此言,轻轻应了一声,纷纷向着外间而去。 说话之间,可见巍峨高立的仪门之外,却见那身形挺拔的蟒服青年立身在庭院中,凝眸看向徐光启,目光带着复杂地看向徐光启,唤了一声,说道:「徐先生。」 自从蒸汽机问世之后,他对徐光启唤着一声先生,他倒也是心甘情愿。 「下官见过王爷。」徐光启快行几步,向着贾珩拱手行得一礼,道。 与当初的山野闲人不同,如今的徐光启已是贾珩手下的臣僚。 贾珩面带笑意,行至近前,伸手相托道:「徐先生无需多礼。」 说着,转眸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蒸汽机,心底深处难免涌起一股激动之意,轻声说道:「徐先生,我去看看。」 旋即,贾珩来到那铁疙瘩近前,凝眸看向正在冒着嘟嘟热气的蒸汽机,心神难免涌起畅想。 有此物在,以后九州四海可见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络,那时候真就是进入蒸汽朋克时代。 可以说将大汉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几百年,他的代汉自立,在后世之人眼中都有了合法性。 当真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徐光启面上也有几许欣然,说道:「卫王,蒸汽机以燃煤驱动,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应用,来日所需煤矿可谓庞巨,此项需要备好。」 贾珩道:「晋中大地,煤炭储量丰厚,前日工部已经派人前往山西等地勘测煤炭储量,最近,朝廷也会组建矿务公司,用以批量开采煤炭。」 徐光启默然片刻,低声说道:「此外,铁轨在道路上铺设,需要大量铁轨。」 贾珩低声说道:「工部这两年也在勘测铁矿,打造铁轨,到时候,我大汉先行铺设神京至洛阳丶南京的铁路,再用五年时间,铺设至粤海,争取南北畅达。」 先在九州铺设十字形铁路大动脉。 徐光启说道:「这是个长期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贾珩点了点头,道:「如今全国尚在整修官道,不宜大兴土木,不过,朝廷将会发行一笔国债,用以向天下的达官巨商贾募集资金。」 徐光启面带疑惑,问道:「国债?」 国债在这个时代,还真是从未有过的名词。 贾珩道:「就是由户部发行一笔国债,由皇家银行提供担保,向天下的士林官绅乃是百姓筹借铁路专项资金,而后给予一定利息,约定五年丶十年之后偿还,而铁路盈利则征商税。」 这就是把全天下人绑在他的战车上,当然副作用也明显,一旦违约,必将受天下人怨怼。 但如果五年之后如期兑换,让天下的士林官绅得到实惠,那天下之人,必然人心所向,成为他卫王的坚定拥护者。 那时候改朝换代,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徐光启思量着其间的关要,总觉得其中颇有门道。 贾珩笑了笑,说道:「不过,如今这蒸汽机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这段时间,先行试运行,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再行改善。」 徐光启收回思绪,道:「蒸汽机的确还需要改进一些。」 而后,两人说了一会儿话,下人准备了酒菜,落座饮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