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甄晴:就怕他真是个狠心绝意的(1 / 1)
(' 金陵,宁国府 后宅厅堂中,门窗紧掩,一架架金丝楠木的云母屏风隔成数个暖厢,而桌椅板凳纤尘不染,布置轩敞明丽,而放着点着炭火的铜盆,炉火熊熊,也将腊月的寒意驱散。 室内暖意融融,更有一股馥郁幽香弥漫开来。 这就是公侯豪门之家,锦衣玉食,纵是数九凛冬,也如春日无别。 一众钗裙环袄的少女坐在厅堂中,对弈的对弈,看书的看书,绘画的绘画,各得其乐。 湘云扬起粉嘟嘟,似一掐能掐出水的白腻脸蛋儿,问道:「宝琴姐姐,还记得我们去年冬天,在大观园的芦雪庵联诗吗?」 「记得呀,怎麽了?」宝琴脸上现出好奇之色,问道。 「我想吃烤肉了。」史湘云轻声道。 宝琴哑然失笑,说道:「云妹妹又想吃烤鹿肉了?」 记得她当初还觉得鹿肉烤的黑乎乎的,有些腌臢,后来禁不住云妹妹的不停劝说,尝了一块儿,发现倒也可口。 湘云怅然若失,幽幽道:「可惜那次珩哥哥不在。」 宝琴听提及贾珩,眸光微怔,心神也有些恍惚,似浮现那少年亲昵自己的情形,许是想得深了,心口位置竟有几许熟悉的灼烫,顿时,白腻的脸蛋儿浮起浅浅红晕,雪肌生晕,丰艳娇媚。 听两人叙话,宝钗轻轻笑了笑,放下手中的鞋样子,翠羽秀眉下的水润杏眸波光潋滟,柔声说道:「云妹妹是想家了吧?」 湘云不由撅了噘嘴,红润如霞的苹果圆脸上见着一抹怏怏,说道:「咱们离家也有一年了,说是来玩儿的,但也不见珩哥哥。」 纵然见着了,也不怎麽和她玩儿,一有时间就去寻宝姐姐和林姐姐。 黛玉罥烟眉之下,那双粲然星眸明亮剔透,轻笑了下,说道:「你珩哥哥还在海上打仗呢。」 少女说话间,星眸恍惚,心底也有些思念,转眼已经是一两个月了,他还没有个消息传过来。 「不打仗的时候,也不见陪我们玩,就陪着林姐姐还有宝姐姐。」湘云小脸闷闷不乐,声音娇俏烂漫,只是更多还是孩子气。 闻听此言,黛玉脸颊「腾」地一下子红了起来,星眸嗔恼地看向湘云。 宝钗粉腻如雪的玉容之上,神色也有几许不自然。 差不多每次回来都要和她痴缠。 探春笑道:「云妹妹,珩哥哥很忙的。」 随着年龄见长,少女愈见英媚丶明丽的眉眼间,渐渐蒙起一丝幽幽之色。 姊妹们都大了,珩哥哥平常更多还是陪着宝姐姐和林姐姐,珩哥哥和宝姐姐她们,将来是要在一块儿生活一辈子的。 黛玉轻声岔开话题,问道:「三妹妹,你和兰妹妹这几天没有商议战事的结果?」 探春道:「这几天和兰妹妹简单商议了一下。」 说着,看向正在与迎春下棋的甄兰。 甄兰方才就听着几人的叙话,闻言,放下棋子,将座位让给一旁观战的甄溪,那张略见刻薄丶冷艳的脸蛋儿现着笑意,说道:「林姑娘不用担心,珩大哥肯定能打赢的,这次剿寇聚集了登莱水师丶粤海水师丶江南水师,兵力高达十几万,只是近来邸报上登载的少,倒也不知现在是什麽进展了。」 宝钗秀眉弯弯,转眸看向甄兰,目光盈盈如水,轻声问道:「那甄妹妹对此有何推测?」 这个甄家三姑娘在这些事儿上有着异乎常人的天赋,或许他原就喜欢这样性子的女孩儿? 在宝钗身后侍立的莺儿捏着一方手帕,撇了撇嘴,目中分明见着一丝不喜。 这个甄三姑娘,阖府这麽多姑娘,就属你是有见识的? 甄兰就近落座下来,轻声道:「珩大哥多半还是想收复大员岛的,邸报上说荷兰红夷占据了大岛,此外,还有不少海寇盘踞,劫掠来往海贸通商的商船,宝姐姐应该也察觉到了,最近几个月海贸生意不大好做。」 宝钗翠羽秀眉下,水润杏眸中讶色流溢,点了点头。 甄兰柔声道:「等拿下大员岛,那时海寇没了巢穴,再想兴风作浪,劫掠商船,自也就不能了,那时海贸往来,再无阻碍,朝廷国库也能渐渐殷实起来。」 在众人愈发诧异的目光中,探春抿了抿粉唇,解释说道:「如今海关关税已为朝廷税源,待海寇清剿一空,海贸繁荣,朝廷以后也能收更多的关税。」 甄兰转眸看向气韵纤弱,娴静而坐的黛玉,轻声道:「林姑娘的父亲如今不就是督办海关的要员?」 既是官宦之女,按说耳濡目染,应该通达经济事务,成为男人的贤内助才是,可惜平日里悲春伤秋,尖酸刻薄……嗯,以后绝不是她的对手。 黛玉螓首点了点,星眸神色莫名,柔声道:「爹爹现在是负责海关。」 这个甄三姑娘懂得倒是不少,可惜,他应是不喜欢这样心机深沉的才是。 平常,比起宝姐姐,他还是喜欢她……多一些。 甄兰秀眉之下,明眸顾盼流波,笑道:「等海寇一去,明年海贸不受桎梏,海关收缴的税银也会更多,以林姑父的能为,只怕将来做好了,还能因功入阁呢。」 这是前不久大姐提到的,如今内阁辅臣缺位,朝臣几次廷议人选,宫中都不满意,多半会将林如海提拔入阁。 黛玉晶莹玉容微微顿了顿,轻声道:「这个就不知了。」 就在几人叙话之时,但听珠帘哗啦啦响起,凤姐进入厅堂之中,笑道:「你们几个说什麽呢,这般热闹?」 身后不远处,一袭兰色衣裙的李纨,身形丰腴有致,秀雅玉容笑意浅浅,眉眼温婉如水。 「没说什麽,正在说珩大哥前往海上打仗,何时回来呢。」宝钗笑着接过话头儿。 凤姐艳丽脸蛋儿上笑意浮起,说道:「是呀,也该回来了,这都快一两个月了,都快过年了。」 说来都一两个月了,她肚子怎麽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李纨这会儿与丫鬟放下食盒,柔声道:「刚刚吩咐后厨熬了一些红枣糯米粥,你们喝点儿,大冷天的也好暖暖身子。」 湘云笑着相迎过去,道:「我正说饿了呢,嫂子,我尝尝。」 众金钗说笑着,转而吃起米粥来。 「公主殿下来了。」就在众金钗吃着米粥,说笑不停之时,一个嬷嬷自外间而来说道。 厅堂中的众人面色都是一愣,旋即惊讶地看向那嬷嬷。 少顷,咸宁公主与李婵月以及宋妍,款步进入厅堂之中,笑道:「姐妹们都在呢。」 湘云起得身来,笑着相迎而去,说道:「咸宁姐姐,婵月姐姐,你们来了。」 咸宁公主拉过湘云的手,看向小胖妞,轻笑了下,道:「嗯,过来看看云妹妹,云妹妹长高了啊。」 湘云甜甜笑道:「真的吗?」 此刻,一众金钗也纷纷上前向咸宁公主行礼。 咸宁公主笑道:「今个儿过来,主要是给你们说个好消息。」 「这……」 厅堂中诸金钗闻言,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甄兰弯弯秀眉之下,清眸眸光闪烁了下,芳心微动,隐隐有了几许猜测。 咸宁公主明澈清眸掠过一张张千娇百媚,气韵不同的脸蛋儿,清丽玉颜上笑意萦起,轻笑说道:「刚刚锦衣府传来的消息,先生打败了荷兰红夷,收复了大员岛,夷寇以及东虏都被先生打的大败亏输,四散而逃了。」 此言一出,恍若一股春风刮进厅堂,在场众金钗脸上皆是现出欣喜之色。 「珩哥哥又打赢了?」湘云欣喜道。 又……可以说,湘云是听着贾珩的捷音长大的。 探春玉容同样见着振奋之色,说道:「咸宁姐姐,珩哥哥年前应会回来了吧。」 相比钗黛两人这声咸宁姐姐多少还有些喊不出口,探春这个小姑子倒是喊得熟练。 只是不是该喊嫂子吗? 甄溪蹙了蹙秀眉,眨了眨灵动的眼眸,心头如是想道。 咸宁公主笑了笑,说道:「这次不仅剿灭了海寇所部,还收复了大岛,这又是开疆拓土之功,如果按照平常,纵然不能封侯,也至少封为伯爵。」 虽然海寇还未彻底清除,豪格以及朝鲜水师尚在潜逃,但仅仅是收复一方大岛,就可能封伯爵以赠。 丽人说着,清冷目光掠过在场一众莺莺燕燕,心神涌起一抹古怪。 先生也不知要给哪位请封诰命? 钗黛,兰溪? 宝钗玉容微微恍惚,轻轻抿了抿粉唇,水润杏眸似有波光涟漪圈圈生出,旋即一闪而逝。 黛玉星眸眨了眨,手中帕子绞了绞,忍不住瞥了一眼那肌骨莹润,面似梨花的少女。 暗道,只怕这次封赏是宝姐姐的了。 而莺儿心头更是欣喜莫名。 大爷刚刚封了一等国公,急切之下应该也晋不了爵,那这次应该是轮到她家姑娘受封诰命夫人了才是。 湘云问道:「咸宁姐姐,珩哥哥有没有说什麽时候回来?」 「海岛之上还有不少善后之事,还要追击海寇馀孽和豪格的八旗精锐和朝鲜水师,等回来,估计还要不少功夫了。」咸宁公主笑了笑,柔声道。 这会儿,凤姐艳丽玉容上笑意浮起,说道:「那就等珩兄弟班师的消息了。」 ', ' ')(' 那个冤家,一走就是一两个月,哪怕回来她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李纨在不远处站着,秀眉之下,美眸中顿时也见着几许期待。 他这次又打赢了,应该回来了吧。 …… …… 另一边儿,晋阳长公主府 晋阳长公主府正在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听元春说话,轻声道:「赢了就赢了吧,也不知年关能不能回来呢,。」 元春道:「殿下,打算什麽时候启程?」 晋阳长公主柔声道:「再等等吧,这天寒地冻的,小宝儿这一路也不好颠簸,一静不如一动。」 毕竟当年也是将小郡主一手养大,深知婴儿未足周岁的凶险,不敢有丝毫冒险。 元春丰腻丶白皙的玉容上现出担忧之色,迟疑道:「那太后那边儿?」 冯太后一年多未见晋阳长公主,也有些想女儿。 「没事儿,本宫这两天再修书一封,就说南边儿大战不停,须臾离不得。」晋阳长公主玉容上现出一抹怅然,柔声道。 说着,看向襁褓中的自家宝贝儿子,亲了一口那粉雕玉琢的脸蛋儿,笑道:「等明年开春,带你去见外婆,好不好?」 元春:「……」 如果太后知道多了这麽一个外孙,定要询问孩子的亲生父亲是谁。 此刻,随着时间如水流逝,江南官场同样收到了卫国公贾珩在海战之中大胜,一举剿灭海寇,收复荷兰红夷的消息。 甄宅的甄晴要稍晚一些收到消息,因为这段时间楚王一直在帮助水师征讨海寇筹措粮秣和军械,并且去了福州府,而水溶也随水师出征。 故而,甄晴再次将甄雪接到府中一块儿居住,至于甄雪的儿子还是让北静太妃照顾着。 北静太妃当初也是生养过孩子,对照顾小孩儿倒也颇有经验。 后院,厢房之中 甄晴坐在铺就着软褥的床榻上,头发挽成端庄的秀眉发髻,转脸看向一旁正在做着针线活的甄雪,丰润美艳的脸蛋儿上满是幽幽之色,抱怨说道:「水师去了这麽久了,还没有消息。」 甄雪将手中的针线放下,轻声说道:「姐姐放宽心,子钰用兵如神,应该没什麽大碍的。」 甄晴轻声道:「我也不是担心,这麽久了,一点儿进展都没有。」 凑到丽人耳畔,说道:「妹妹,你说咱们生了男孩儿,感觉他好像也不是多上心的样子。」 甄雪闻言,晶莹如雪的玉容想了想,低声道:「不大方便吧,姐姐还想让他怎麽上心?」 江南耳目众多,也不适合天天在一块儿痴缠着。 甄晴幽幽叹道:「就怕他真是个狠心绝意的。」 现在,她就担心将来拿捏不住他,想起那人以往的狠心,甄晴心底也有些气恼。 就在这时,外间一名女官快步进入厅堂,面带喜色,柔声唤道:「王妃。」 甄晴闻言,螓首抬起,柳眉之下那威严丶清冽的凤眸诧异地看向那女官,道:「怎麽回事儿?」 女官递过去一封书信,说道:「王爷派信使递来了家书,说是水师在海岛大胜,剿灭了海寇。」 贾珩报平安的家书自不会先递送给,但楚王在福州府听到水师大胜的消息之后,就派了六百里加急的信使,将水师出征海寇,大获全胜,收复台湾的捷音递送给身在金陵的甄晴。 当然,也藉此传扬整个金陵,他楚王供应大军军需,同样也不差魏王多少。 甄晴闻言,见着丰丽莹润的脸蛋儿喜色流溢,声音中颇有几分急切,说道:「拿过来,我看看。」 那个混蛋又打胜仗了。 待从女官手里接过书信,丽人迫不及待地阅览而毕,冷艳的脸蛋儿上现出喜色,说道:「妹妹,海寇被清剿一空,他还收复了一座大岛。」 甄雪温宁如水的眉眼间同样蒙起喜色,轻笑道:「那这场战事差不多结束了。」 这会儿,外间的水歆似乎听到了甄晴与甄雪的对话,糯声说道:「大姨,娘亲,乾爹要回来了吗?」 甄雪看向自家粉雕玉琢的女儿,笑道:「你乾爹打赢了胜仗,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回来了。」 「好呀,我也想乾爹了。」水歆轻笑说着,忽而又变得怏怏不乐,糯声说道:「阿弟在婆婆那里,见不到乾爹了。」 甄雪伸手揉了揉自家女儿的刘海儿,眉眼含笑,柔声道:「会见到的。」 有她这个当娘的,他们父子怎麽会没有相见之日呢? …… …… 神京城,宫苑 自进入腊月以来,关中大地在寒风呼啸中渡过了数天,终于纷纷扬扬下了一场大雪,宫苑朱墙黛瓦都被雪花覆盖,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无疑是一场瑞雪。 内书房外的轩窗之畔,崇平帝宛如一株枝干遒劲的苍松立于风中,身上披玄色鹅毛大氅,伫立在阁楼前,面色不无欣然之色,感慨说道:「瑞雪兆丰年啊。」 戴权笑道:「陛下,关中和河北都下了大雪,明年应该是个好收成呢。』 崇平帝点了点头,说道:「让京兆府时刻查看积雪,莫要压塌了房梁,影响了百姓安居。」 「奴婢这就吩咐人去知会京兆府。」戴权轻声说道:「陛下,天冷儿,先回殿中吧。」 崇平帝问道:「内阁的几位阁臣还有军机处的几位都到了京中。」 戴权道:「已经到了含元殿了。」 因为今日是当朝少保丶兵部尚书李瓒自北平府进京述职,故而,崇平帝召集了内阁的阁臣以及军机大臣并六部尚书,齐聚含元殿议边事以及开年之事。 这场御前会议主要还是根据李瓒的述职内容,商议下一步对抗女真的策略以及明年开春的新政举措。 江南这段时间显然没有闲着,新政如火如荼,已经在江苏全境完成清丈田亩的工作,下一阶段就是登记丁簿,以便推行摊丁入亩。 此刻,含元殿中 内阁首辅韩癀丶次辅李瓒丶阁臣齐昆,以及军机大臣施杰并军机司员杭敏丶石澍,以及刚刚到军机处履新听命的魏王,大汉朝的内阁军机并六部九卿济济一堂,俱在等候。 「陛下到。」就在这时,内监尖细声音传入殿中。 殿中群臣闻言,神情一肃,皆是打起精神,殿中鸦雀无声。 崇平帝在内监的扈从下,落座在御案之后的龙椅上,这位中年帝王经过几次吐血晕厥之后,面颊更为消瘦,但瘦松眉下眼神锐利,让人见而生畏。 「微臣见过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殿中群臣纷纷向崇平帝行礼说道。 崇平帝目光扫过下方群臣,声音温和几许道:「诸卿平身。」 「谢圣上。」在场众朝臣道了一声谢,纷纷起身,恭谨而立。 崇平帝将目光投向那身形瘦高,精神矍铄的李瓒,单刀直入问道:「李卿自北平府而返,边境敌我局势如何?」 李瓒手持象牙玉笏,向前迈过一步,朗声道:「回禀圣上,女真自年中大败,奴酋授首以后,又在西北煽动阴谋,前不久再遭挫败,已不敢再兴蛮骑南下劫掠丶骚扰我边境,目前蓟镇丶北平丶宣府军士皆已重新募训,兵额丶军械齐备,战力较年初已大为提高。」 崇平帝颔首道:「李卿在边关镇守一年有馀,梳理边务,劳苦功高。」 李瓒道:「此臣分内之责,不敢当圣上赞誉,臣回京之时,听说军机处动议筹建海师,进逼辽东,未知此事缘由,还请圣上示下。」 崇平帝道:「边关敌我相持不下,只能开辟海上战场,遏敌虏南掠,如今女真先下手为强,彼等自辽东南下,兴兵进犯山东,前日为登莱水师所逐,如今又南下闽粤海域,与鸡笼山上红夷沆瀣一气,意欲乱我大汉海疆,卫国公已经领水师涤荡夷寇,墟其贼窟,而海师正是要统合几方水师,近可逐海寇,为海贸护航,远可伐东虏,削弱敌寇国势。」 李瓒拱手说道:「如今北平府与蓟镇之军兵刚刚整训,不宜出兵辽东,如能以水师先侧袭辽东,倒也未尝不是一条反制之策丶」 崇平帝点了点头,清朗的声音在殿中响起,说道:「朕已经让军机处拟就条陈,六百里急递至贾子钰商议,等南方海疆一定,一二年间,就可挥师北上辽东。」 这时,吏部尚书姚舆皱了皱眉,出班奏道:「圣上,水师南下已有月余,尚无捷音传来,十馀万水师漂泊海上,战事迁延日久,靡费国帑庞巨,微臣以为剿灭海寇与筹建海师,皆不可急于求成,当从长计议才是。」 崇平帝道:「卫国公用兵,姚卿难道不放心?」 贾珩用兵,万无一失,这都是经过正反两个方面验证,颠扑不破的真理。 姚舆道:「圣上,年关在即,军卒远征于外,思乡心切,如是海寇一时剿灭不完,大军长期远征海外,也于国社不利。」 赵默在下方闻听此言,暗暗点头。 他现在已得天子嫌恶,纵有忠君之言,天子也难以听得进去了。 「可不仅仅是海寇,还有女真的水师,彼等操舟船打到了我大汉家门口,难道放任不管,纵容彼等在岸上劫掠?」崇平帝声音就有些冷,说道。 魏王陈然在一旁听着几人叙话,俊朗面容上现出思索之色。 这几天,随着南方海战一直没有消息,京城中的文臣也再次开始有了异议。 主要是觉得整个崇平十六年一直在用兵,这次率领十几万水师出征不说,又要筹建海师,武勋势力一涨再涨。 如海师筹建,岂不是仍落在卫国公掌控之中,这岂能不让人忧心? 但因为这等诛心之言,先前已经说过不知多少次,都被崇平帝厌弃,故而谁也不敢挑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