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贾政:嗯是从四品(1 / 1)
(' ?? 玉兔西落,金乌东升。【Google搜索】 翌日,金色晨曦自层云而下,照耀宁国府庭院中,穿过重峦叠嶂的假山西侧的花墙,其上蔷薇花吐出一个个细小花朵,晶莹的露珠在花蕊来回滚动,炫射到一圈圈七彩光芒。 后院,厢房中,贾珩立身在一扇山河屏风前,整理着衣襟,这会儿已换上一身蟒服,腰间系上腰带,按着天子剑。 轩窗下长两尺,宽尺许的红木所制梳妆台前的绣墩上,着绯红圆领褚子,内穿白色交领袄的少女,娴静而坐,宝珠站在身后给秦可卿梳妆,至于瑞珠则在里厢铺着一条被子。 铜镜中倒映着一张妍姿艳质的朱唇粉面,此刻玉颜生晕,红润如霞,眉梢眼角流消着如绮霞云散的慵懒春韵。 秦可卿一边儿拿起浮翠耳朝着耳朵侧对着镜子佩戴,一边儿纤声问道:「夫君,中午还回来用饭吗?」 贾珩道:「我将薛蟠接过来后,就要到衙门,只能晚一些再回来了。」秦可卿闻言,美眸秋波盈盈波动了下,轻轻「嗯」了一声,也不再好说什麽。 而后,夫妻两人就离了里厢,一同前往厅中用早饭,只是刚刚在圆桌上坐下,就听到一个丫鬟在廊檐下唤道:「大爷,夫人,宝姑娘过来了。」 贾珩手中的筷子顿了顿,不以为意。 不大一会儿,就见着宝钗在莺儿的陪伴下,进得厅中,向着秦可卿盈盈行了一礼「秦姐姐,珩大哥。」 秦可卿凝眸打量着对面着粉色袄子,下着素色刺绣马面裙的少女,今日再见,与昨日心态又有不同,昨日终究是心神慌乱下,难免不够从容大气,起身,热情地拉过宝钗的玉手,笑问道:「薛妹妹怎麽过来这般早?」 「我妈一早儿就催着过来,我想着早些过去,也能早些回来。」宝钗雪腻玉容上见着浅浅笑意。 许是当着一些侍奉丫鬟和嬷嬷的面,宝钗不好唤着姐姐,前面一直加上姓氏,掩耳盗铃。 秦可卿笑着点了点头,柔声问道:「薛妹妹吃过早饭了没有,不妨一同落座吃些?」 这般过来,而不是等着夫君到梨香院寻她,这是过来见她的,不管有着几分真心,的确是个知礼数的。 她也不想显得她盛气凌人了一样。 宝钗柔声道:「谢姐姐关心,刚刚已吃过了,姐姐和珩大哥吃着,不用管我的。 这会儿喊着姐姐倒是流利了一些。 秦可卿点了点头,也不再勉强。 主要是平日里也很少和薛家妹妹说话,一时间倒也不知怎麽相处。 其实,如是尤二姐丶尤三姐两个,秦可卿或还自如一些,因为是在一起的牌友丶闺蜜。 秦可卿重又落座,不由转眸瞥了一眼那蟒服少年,只见其端着粥碗,拿着汤匙搅着稀粥,不时舀起一口,眸光低垂,也不看两人中的任何一个,真好似没事儿人一样。 心头生出一股气结。 秦可卿唤过宝钗,说道:「薛妹妹,等吃过饭,有几句话和你说说。」 宝钗闻言,愣了下,站起身,道:「嗯,姐姐。」 贾珩手中汤匙顿了顿,旋即若无其事,如昨天一样,他当透明人比较好。 过了一会儿,贾珩简单用过早饭,端过茶盅漱口而罢,对着可卿温声道:「我在前厅准备马车,你们姐妹说话。」 秦可卿品着「姐妹」两字,美眸闪了闪,柔声道:「那夫君去罢。」 贾珩点了点头,向着前厅而去。 秦可卿向宝珠使了个眼色,顿时周围的丫鬟丶嬷嬷都离了厅中。 此举也让宝钗心头再次忐忑了起来。 秦可卿走到近前,再次挽起宝钗的玉手,柔声道:「妹妹不用太过局促,知道妹妹不是轻狂的人,咱们姐妹平常相处就是了。」 宝钗雪腻(本章未完!) 贾政:嗯……是从四品 如白海棠的脸蛋儿微微仰起,水润杏眸看向对面的丽人,点了点头道:「姐姐。」 「英莲妹妹先前就说过,妹妹心地善良,外冷内热,以后他不在家,也可常常过来走动走动,不要闷在家里。」秦可卿柔声道。 宝钗柔声道:「姐姐出身官宦人家,性情温柔大方,我也是素来知道的。」 两个人拉着手说了会儿话,随意话着家常。 秦可卿再柔声道:「好了,妹妹先和他去接文龙吧,等回来再说话。」原本想着和眼前少女说说外间公主丶郡主的事儿,但想想又不合适,两人说来才是初识,真要说着,也不能是她说,借着自家丫鬟将这话透露给她家丫鬟。 前厅,贾珩吩咐着焦大准备着马车,一共准备了两辆马车。 等了一会儿,就见着宝钗与莺儿从后院而来,贾珩冲其点了点头,也不多言,与宝钗上了同一辆马车。 「珩大哥。」随着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的声音辚辚声音响起,宝钗唤了一声,偷瞧着一旁的蟒袍少年,欲言又止道:「你和姐姐……昨天没什麽吧?」 贾珩面色顿了顿,道:「没什麽,昨个儿回去后,还一直给我说妹妹是个好的。 说着,伸手握住了宝钗的玉手,触感绵软丶肌肤柔腻,斟酌着言辞道:「妹妹以后可以常过去玩闹,时间长了,熟稔起来就好了。」 他昨天安抚了可卿,现在也该安抚着宝钗。 宝钗臻首点了点,贝齿咬了咬粉唇,将臻首靠在贾珩的肩头,低声道:「那就好,不然……真就是我的罪过了。」 贾珩:「???」 这话说的,怎麽一股茶里茶气的意思? 好像原着「听曲文宝玉悟禅机」一节中,说宝钗说着:「这个人悟了,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儿一支曲子惹出来的。这些道书禅机最是移性……我成了罪魁了。」 默然片刻道:「可卿与我在柳条胡同儿时,她一直就是大度宽容的性子。」 从柳条儿胡同出来……想来以宝钗的心智,不用他明言。 宝钗杏眸动了动,轻轻「嗯」了一声,柔声道:「姐姐出身官宦人家,温婉淑静,我也觉得亲近。」 贾珩也不再说什麽。 没什麽,就是觉得说不出的古怪。 之后一路再无话,贾珩握着宝钗的手,一路向着五城兵马司司狱所而去。因昨天之事,原本昨天说好「伺候」宝钗的事儿,自就推延了日程。 司狱所外,薛蟠一身蓝色圆领锦袍,头上系着紫色头巾,分明已在司狱所典狱的操持下,换去囚服,只是背着一个包裹,站在司狱所外,焦急地等待着贾珩与自家妹妹来接。 倒不是不能自己回去,而是如果没有贾珩这位提点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来接着,司狱所也不放心,如是路上出了什麽事,那就真是欲哭无泪。 「来了。」司狱所的刘典狱,也领着几个小吏站在廊檐下,待望着远处插着荣宁两府旗帜的两辆马车,惊喜道:「薛大爷,宁府来人了。」 不大一会儿,马车近前而停,贾珩车上挑帘下来,目光沉静地看向薛蟠,唤道:「文龙。」 「珩表兄,你可算是来了。」薛蟠高声唤了一句,喜滋滋地向着贾珩跑去。 那刘典狱近前抱拳一礼道:「卑职见过大人。」 「刘典狱辛苦了。」贾珩点了点头,打量了一眼似乎吃胖了一些的薛蟠,面色顿了顿,道:「犯人我先带走,明天再送将过来。」 刘典狱连道不敢,拱了拱手,陪着笑道:「大人自便。」 贾珩再不多言,接上薛蟠,驱车返回,因为梨香院一道门儿就开在兴隆大街,马车并未行着宁荣街,而是沿着兴隆大街停在梨香院门口。 薛姨妈听到消息,早已领着同喜同贵等丫鬟丶嬷嬷迎将出来,(本章未完!) 贾政:嗯……是从四品 远远见到薛蟠,只觉鼻头一酸,向着薛蟠快步迎去,哽咽道:「蟠儿,蟠儿。」 说着,近前拉着薛蟠的手,捧着大脑袋,抹着眼泪道:「蟠儿瘦了。」 薛蟠:「???」 眨了眨眼睛,他瘦了吗?怎麽感觉半个月,肚子的肉多了一些。 「妈,进屋说罢。」这时,外披红色披风,在莺儿搀扶着胳膊下来的宝钗,近前,低声劝道。 薛姨妈也平复了情绪,拿着手帕擦了擦眼泪,然后看向一旁的贾珩,道:「珩哥儿,不妨往屋里坐坐。」 贾珩道:「姨妈,你们先团聚着,我等会儿还得去锦衣府衙门处置公务。」 昨日崇平帝下的圣旨,不待秋决,一并处以大辟,他要回去核证相关卷宗。 薛姨妈闻言不好挽留,忙道:「那珩哥儿你去忙着。」 贾珩看了一眼宝钗,与其对视一眼,也没再说什麽,前往锦衣府。 薛姨妈则拉着薛蟠的手,以及宝钗和莺儿进了院中。 薛蟠在厢房中坐将下来,摇着一颗大脑袋,笑道:「妈,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还哭着做什麽?」 「傻孩子,你这几天是怎麽过的?」薛姨妈说着,拉过薛蟠,似察看着有什麽伤势没有,低声问道:「他们没让你乾重活吧。」 薛蟠铜铃眼睛一瞪,道:「那哪能?你是不知道,那些司狱所的刑吏,知道我是珩表兄的亲戚,都巴结着我,我在那司狱所,每天就干两个时辰的活,上午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剩下的时候就陪着人摇着骰子,想吃什麽,只要和狱卒言一声,他们都能买过来,我给他们钱,他们也不要,说是珩表兄交代了,全部记在他帐簿上。 薛姨妈面色恍惚了下,似在想像薛蟠所说的狱中生活,问道:「那能出去不能? 薛蟠闻言,脸上笑意凝滞,大脑袋摇的如同拨浪鼓,垂头丧气道:「他们说不让出去。」 这半个月,憋坏他了,不能去听曲。 「妈,哪里都有规矩,看在珩大哥的面子上,不让哥哥吃苦头儿就是了,怎麽可能让自由出入着?」宝钗蹙了蹙秀眉,玉容微盾,低声道。 听着自家兄长叙说,心头也有几分触动,他这真是……将哥哥当成大舅子了。 念及此处,只觉得脸颊微热,金锁也有些发烫,她当着妈和哥哥的面,她想这些做什麽? 薛蟠笑道:「还是妹妹有见识,就是这个理儿。」 薛姨妈也不好说什麽,转头吩咐着同喜同贵,道:「快将那几件点心拿过来,让大爷尝尝。」 说着训斥道:「这两个丫头愈发惫懒了,一点儿眼力见儿都没有。」 不多一会儿,各种盛放着蜜饯点心丶果脯坚果丶瓜子花生丶苹果橘子的碟子,摆得满桌子上都是,琳琅满目。 「妹妹,我怎麽听说,那上次坏咱们家的忠顺王倒了?」薛蟠「该溜子」一样,侧坐着椅子,翘起二郎腿,拿起碟子上的花生剥起来,往嘴里扔着,全无先前初入狱中的胆战心惊。 ', ' ')(' 一旁的薛姨妈,还就喜欢见着这个,丰润脸盘上带着笑意,斥了一句道:「站没站相,坐没坐相。」 宝钗心头幽幽叹了一口气,有些不想搭理自家兄长,但迎着笑意盈盈的薛姨妈,终究说道:「是前不久地动,听说是宫里上皇的陵寝被震塌了,后来听说查出了贪墨。」 「地动?这个,我在司狱所也听说了,听说珩表兄还是这桩案子的主审,抓了不少当官儿的,还有那个忠顺王也被废了。」 薛蟠说着,面色振奋说道:「方才就听说珩大哥去了锦衣府,想来是为着这桩事了。」 「妈你还记得吧,咱们家的皇商生意,就是那忠顺王府暗中使坏,我当初怎麽说的?珩哥儿不会算了的,现在你瞧瞧,怎麽样,这才蹦哒了多久,现在就倒(本章未完!) 贾政:嗯……是从四品 了霉! 薛姨妈皱了皱眉,看向宝钗,道:「你哥哥说过吗?」 薛蟠:「」 宝钗轻声道:「好像说过吧。」 「妈,您看,还是妹妹记性好。」薛蟠喜上眉梢,笑了笑道。 娘三个说着话,忽地廊檐下一个嬷嬷唤道:「姨太太,老太太和二太太听说薛家大爷过来,唤着姨太太过去说话呢。」 薛蟠出狱「放风」,贾母怎麽也要过问一番,询问近况,也是亲戚间的礼数周全 薛姨妈看向薛蟠,叮嘱道:「咱们这就过去,你也给你姨母还有老太太请个安。 薛蟠拍了拍手中的花生壳,笑道:「我这就去给老太太和姨母磕头去。」不提薛家三口前往荣庆堂去见贾母。 却说大明宫,内书房,晌午时分,崇平帝正在条案后批阅着奏疏,这时从奏疏中拿起一封,阅览着,不由心神一动,目光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贾政名字上盘桓片刻。 疏文载着:「……工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贾政昔因恩官得封,于工部秩满三次而未得迁转,如今吏部部推呈送考语,该员工部清廉丶勤勉,于恭陵贪腐案中潘丶卢二獠所不容,今通政司原右通政丁忧开缺已逾半年,贾政可积功迁转至通政司右通政……恭请钧裁。」 崇平帝沉吟片刻,抬眸问着一旁的戴权道:「贾政是哪一年得的官儿?」 戴权原本垂手侍立着,正在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闻言,连忙笑着回道:「陛下,奴婢记得,好像当初小荣国公临终上遗表时,上皇怜悯功臣之后,恩袭的官儿吧。 崇平帝闻言,面色顿了顿,道:「竟这般久了?」 思量片刻,提起朱笔圈阅,写上四字,照准所奏,然后将奏疏放到一旁,说道:「让人将这份奏疏递回吏部。」 戴权见此,心头微震,果然贾子钰是圣眷在心,爱屋及乌,一切相关眷属的仕途都优先处置。 及至晌午时分,吏部所呈奏疏果又再次发回,由吏部文选清吏司一位徐姓主事,快速前往工部知会贾政。 荣国府 贾母正在与薛蟠以及薛姨妈叙话,因薛蟠为未婚男子,故只有凤姐丶李纨丶王夫人坐在一旁相陪。 而隔着屏风里厢,黛玉丶探春丶迎春丶湘云几个则在一块儿玩着,宝钗也随着莺儿进来,陪着几个姊妹说话。 贾母怀里还搂着一个,嗯,正是头戴束发攒宝紫金冠,着大红箭袖圆领衫的宝玉,听完薛蟠叙说完在司狱所的见闻,面上现出感慨之色道:「那等所在,文龙表哥能过得这般自在。」 他不知那到处都是臭男人的地方,简直是人间地狱吧。 薛蟠叹道:「就是不能出去,有些让人挠人。」 宝玉问道:「薛大哥,鸡鸣狗盗之徒,也常有心怀忠义之辈,不知薛大哥可听得什麽奇人异事?」 薛蟠胖乎乎的大脸上见着一丝迷惑,道:「宝兄弟这话……是说认得朋友吧,我是单独的监室,并未怎麽和其他犯人相交。」 贾珩也担心关进去存在着「看守所交叉感染」的问题,遂吩咐着司狱所的典狱,不要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接近薛蟠,免得再引得薛蟠更坏了几分。 宝玉叹了一口气,道:「可惜了。」 贾母笑了笑,道:「好了,监狱那样的地方,能有什麽好人……」 说着,也觉得有些不对,连忙顿住不言,道:「小孩子就喜欢好奇,问东问西。 薛姨妈攥了攥手帕,丰润脸盘上的笑意就有几分不自然。 凤姐丹凤眼转了转,笑着圆了个场,问道:「文龙兄弟,是你珩大哥接你回来的吧,怎麽没见着他?」 薛蟠笑了笑道:「表兄他接了我回来,就去忙着公务了。」 贾母点了点头,接话道:「珩哥儿他这几天都(本章未完!) 贾政:嗯……是从四品 在忙着那桩大案。」 「刚才,珩表兄还说呢,去了锦衣府了,珩表兄没说,但我听着司狱所里的人说,那些人只怕都逃不过一刀了。」薛蟠笑着说道。 众人心头都是一凛。 贾母叹道:「这样的大案,只怕不知多少人要人头落地。」 王夫人也叹道:「老太太,老爷昨个儿也说,工部四司,现在只有两司完好无缺,两位堂官儿还有两司郎中都涉案。」 昨日通过旁敲侧击,终于将工部衙门的事儿摸清了一些底细。 薛蟠眼珠子骨碌碌转,问道:「姨妈,姨父这次应该大用着了吧。」 「嗯,这个还要看宫里的意思。」贾母听着此事,脸上笑意繁盛一些。「这怎麽也要升着一级吧。」薛蟠问道。 贾母点了点头,正要说着,忽而外间一个嬷嬷,进得厅中,说道:「老太太,太太,二老爷回来了,听小厮说,好像是拿了吏部的告身和官服。」 「吏部的告身和官袍?老祖宗,这次是好事临近了吧。」凤姐笑道:「我听着一早儿喜鹊在房上叫,不想应在此处了。」 此言一出,恍如在荣庆堂中刮过了一股春风,顿时,里里外外都是喜气洋洋起来。 无他,天可怜见儿,近年来,贾家的喜事儿桩桩都是落在东府,何曾落在西府一桩? 嗯,落在西府头上的,往往都是降罪的祸事。 贾母心头大喜,脸上喜色难掩,不过还是专门等了一会儿,待那婆子喘匀了气,这才问道:「有没有说升着什麽官儿?」 婆子笑道:「老太太,我也不知道,只是听小厮说,老爷这次是升了官儿,还说要开祠堂祭祖呢。」 王夫人这时,早已攥紧了手中的佛珠,只是鉴于先前的空欢喜「乌龙」,反而不敢出言,只是将一双期待的目光投向屏风处,静待贾政前来。 而隔着一扇屏风的里厢中,正在说笑的黛玉以及宝钗等人,也都陆续停了说笑,听着外间的动静。 这时,宝玉脸上的笑意顿时凝滞了下,他先前写好的检讨书今日一早儿,倒是在老爷哪里过了关,但老爷临走之前,却罚着他跪祠堂,等过来请安时,又被老太太唤住。 起得身来,低声道:「老祖宗,我还是去祠堂吧。」 「这都晌午了,该吃饭了,去祠堂做什麽?」贾母原本笑容满面,脸上笑意敛去许多,皱了皱眉,看向宝玉。 她的宝玉,这是被上次打怕了? 念及此处,贾母作恼道:「今个儿是大喜的事儿,还要开祠堂祭祖,去跪什麽祠堂?」 众人都不由心思古怪。 而说话的工夫,贾政也从外间进得荣庆堂,其人面容红润,手中还拿着一份儿告身,向着上首的贾母行了一礼,道:「母亲。」 「政儿,这是怎麽说?是郎中?」贾母急声问道。 此刻,王夫人心头终于落了定,这次看来不是乌龙了。 不仅是贾母和王夫人看着贾政,一旁坐着的薛姨妈也暗暗留意。 至于里厢的宝钗丶探春丶黛玉也都凝神静听。 贾政尽量平复着激动心绪,以一种平静的语气,说道:「老太太,今日吏部部推,奏疏递至宫里,经宫里允准,儿子即日调至通政司右通政。」 「通政司,不在工部了?」贾母却没有反应过来,诧异说道。 贾政先前一直在工部为官儿,现在调到通政司,这是升了,还是降了?王夫人也目光疑惑地看了过去,开始思索着通政司右通政是几品来着? 「这是几品官儿?」贾母终究没有忍住,追问道。 贾政面色微顿,一时间,竟有些不好意思,顿了顿,说道:「嗯,是从四品。」 此言一出,未等贾母有何反应,王夫人闻言,手中佛珠「啪嗒」落地,发(本章未完!) 贾政:嗯……是从四品 出一声清脆声音,但这时却没有人笑这位荣府当家太太。 王夫人心头只觉被一股狂喜炸开。 从四品,竟不是五品? 这可真是······天可怜见,那位珩大爷这是良心发现了? 所以,她的诰命是不是···…也能升升了? 而贾母也先是一愣,旋即怔了下,喃喃道:「从四品?」 凤姐笑着凑趣儿道:「老祖宗,二老爷这下连升了两级呢。」 贾母也被一股惊喜笼罩着,喃喃道:「这,这可真是大喜事儿了。」 主要是先前,一开始贾政藏着掖着,贾珩又不透露半句口风,贾母只以为能升一级就已不错了。 毕竟自家儿子在工部可是一二十年不动窝了,这往上升一品也就是了,现在一下子升两级,四品怎麽也好听一些,离一品更近了许多。 而贾母的话,恍若掀开了荣庆堂中的喜悦气氛,再无反覆,这是真正的喜事儿。里厢的黛玉胃烟眉下的星眸瞥了一眼探春,也能看到三妹妹英丽眉眼间流溢的的喜色。 黛玉不由瞧了一眼宝钗,却见其脸上笑意淡淡,但眸中却亮晶晶的,也不知是什麽情形。 外厢,薛姨妈也笑道:「这可真是开春头一桩喜事儿。」 贾母笑道:「是啊,怪不得前院的小厮贫嘴儿说着,得开祠堂祭祖,是得祭祖。 说着,忽而想起一事,笑问道:「这都中午了,珩哥儿怎麽和没见着回来。」 贾政:嗯……是从四品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