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元春:也不知珩弟铁打的身子(1 / 1)
(' 待贾珩离去,内厅之中,小郡主拉过晋阳长公主的胳膊,糯声道:「娘亲,这个小年,咱们怎麽过?」 晋阳长公主柔声道:「该怎麽过就怎麽过呗。Google搜索」 提及往年,也不由有些失神,往年守着孤女在这偌大的公主府中呆着,冷冷清清,惨惨戚戚,今年虽有了他,但却仍要守一孤女在府中度过,只是……有了依靠和寄托。 敏锐察知着晋阳长公主的失落情绪,李婵月嘟了嘟粉唇,在长公主面前现出一丝小女孩儿的娇憨丶烂漫心性,撒娇撒痴道:「娘亲,我总觉得你好像在怨我?」 晋阳长公主转眸看着桃腮杏眼的小郡主,揉了揉少女额头前的空气刘海儿,柔声道:「傻孩子,为娘怨你做什麽?你是为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为娘有什麽可怨你的。」 李婵月道:「听府里说,贾先生最近常往府中过来?」 哪怕是晋阳长公主在周围嬷嬷丶丫鬟中下了封口令,但贾珩这些时日经常往长公主府上跑,终究是不好遮掩的事实。 「他姐姐在这儿帮着照看生意,就过来看看。」晋阳公主美眸中闪过一抹慌乱,脸色却从容依旧,拉过李婵月的小手,柔声道:「婵月。」 「怎麽了,娘?」李婵月问道。 晋阳长公主拉着李婵月的手,一边来到一旁的偏厢落座,一边道:「咱们娘俩儿说说体己话。」 二人坐在罗汉床上。 李婵月眉眼弯弯,柔声道:「娘你说?」 晋阳长公主笑了笑,道:「这些年,为娘守着这般大的公主府,一晃也许多年了。」 李婵月隐隐意识到自家娘亲要说什麽,心头有些忐忑,道:「娘,这些年很不容易。」 晋阳长公主叹道:「咱们家治下产业不少,也聚着不少银子,神京城里也不知多少人惦记着咱们孤儿寡母,如果不是你外祖母回护着,娘也不知怎麽支撑下来。」 李婵月点了点头,柔声道:「娘,我知道的,所以娘以往资助那些读书人,就是求个好名声,为以后积攒几分香火情。」 晋阳长公主闻言,揉了揉李婵月的脑袋,笑道:「婵月长大了,娘原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叹了一口气道:「可那些人多是觊觎公主府的财富,甚至心头藏着肮脏不堪念头,时间一久,多见无利可图,中得功名之后,就甚少来往。」 李婵月默然了会儿,笑着说道:「娘,我看贾先生比旁人不一样,娘亲若是喜欢他……」 这话自是试探。 她并不是看不惯那少年,只是无法接受一个比自己没有大多少的少年,有一天成为自己的继父。 晋阳长公主笑道:「不是你想的那般,我都半老徐娘了,喜欢他什麽啊,再说他已有家室,如果不是他有了家室,为娘还想让你许配他呢。」 说到最后,脸颊闪过一抹不易觉察的红晕,毕竟是当着自家女儿的面,睁眼说瞎话。 她不仅喜欢那个小男人,还快爱煞到骨子里。 这几个月,竟好似梦幻一般,遇上这麽中意的不能再中意的。 李婵月轻哼一声,道:「贾先生的确是世间少有的奇男子,文武双全,谋略出众,其实纵是他成亲了,女儿也不介意的。」 故意说着,再次观察自家娘亲的脸色。 她先前说喜欢贾珩,但娘亲分明不信。 晋阳长公主面色如常,摇了摇头,道:「你总不能给人作妾。」 转而问道:「上次,你咸宁表姐似对他有意?」 李婵月心下稍松了一口气,讷讷道:「咸宁表姐,也不可能给人做妾的。」 晋阳长公主脸上现出思索之色,喃喃道:「是啊,可惜了。」 这就是皇室帝女的婚事困境,一般情况下,怎麽也不能给人做妾?否则,有碍皇室颜面。 仔细想想,她现在这种处境也很好,虽不如寻常夫妻,但却比夫妻还……亲密一些。 想着床笫之间,那小男人的霸道丶强势,晋阳长公主一时又有些恍神,身子竟有些发热。 李婵月道:「咸宁姐姐前日还催促,贾先生的三国话本有段日子没出第二部了,问何时刊行?」 晋阳长公主收回纷乱思绪,轻笑道:「他这段时间太忙,等他过几天若是过来,你去问问他。」 李婵月星眸闪了闪,观察着自家娘亲脸色,心下狐疑彻底消散一空。 看来这些日子,两人并没有发生什麽。 这边厢,贾珩与元春所乘的马车,辚辚声响起,马车驶过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车厢之中,贾珩与元春并排而坐,脂粉软香在车厢中弥漫开来,时光在静谧中缓缓流逝。 因只紧紧挨着而坐,元春娇躯略有些僵直,雪腻脸颊悄然也有几分红晕,呼吸都不免有些急促几分。 贾珩似有所觉,转眸看向元春,关切问道:「大姐姐这几天,可还好吧?」 元春美眸垂下含羞目光,轻轻柔柔道:「一切都挺好的,珩弟呢?怎麽这几天没见珩弟过来长公主府?」 其实心头了然,必是因着小郡主从宫里回来之故,担心被小郡主撞见。 念及此处,再看对面少年,心绪就有几分复杂。 纵是做长公主面首,也不得见人。 对上一道温柔如水,甚至略带几分母性的怜爱目光,贾珩虽面色如玄水幽幽,心头多少有着几分异样,温声道:「这两天比较忙,就没有过去,再说也不好一直烦扰晋阳长公主。」 其实,有些想问,「大姐姐,那天在门外偷看的人,是不是你?」 但又担心这话引来二人尴尬,遂不好贸然发问。 其实,元春在宫中为女官多年,应不是什麽都没见过的小姑娘,这也是他先前和晋阳长公主说不用太瞒着元春之故。 元春情知这是少年的掩饰之语,并没有戳破,以防伤了少年自尊,螓首点了点,晶然明眸,明媚流波,粉唇轻启,一语双关道:「珩弟这段时日辛苦了。」 平日需得处置三大衙司公务不说,还要每日中午陪侍长公主,也不知珩弟铁打的身子,能不能熬得住? 想着铁打的身子…… 明眸馀光瞥了少年,目光及下,不知怎地就是想到了前日梦境之中,被这人可劲儿欺负的一幕,眼神飘忽,芳心乱颤。 事实上,元春在宫中从小观读宫廷秘史,见识不凡,姑且不说脏唐臭汉,就说历朝历代皇室中亲兄妹,都不乏不伦之事,倒也不会少见多怪。 况元春与贾珩只是同族,已在五服之远,故心头并没有想一想,就心理和道德上的排斥丶厌恶。 但元春自会遵循着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自我要求。 如是后世的伦理道德,宝玉与钗黛的血缘关系属三代血亲,有悖乱之属,而五服同族反而没有问题。 ', ' ')(' 但古代的世道主流观念却是同姓不婚,而压力更多反而是来自世俗。 贾珩想了想,道:「今个儿下午,可卿准备在会芳园邀请一众姊妹烤鹿肉,大姐姐回去不耽误吃。」 其实他还让人用炭火炉子煮着火锅,可以唰鹿肉片吃。 元春晶莹玉容上笑意恬然,凝睇看向对面的少年,柔声道:「珩弟,那我可是有口福了。」 暗道,她在宫中闲暇之时,翻阅尚药局的医书,据其上所载,鹿血具壮阳之效,怎麽能委婉劝珩弟多饮一些呢? 一时间,也有几分苦恼。 二人心思各异,一路无话。 却说荣宁街,数辆马车停在荣国府大门之外,在一众仆人丶小厮的侍奉下,从马上下来几个妇人,为首是一个年过四旬丶绫罗衣裙的妇人,面容富态,面皮白净,身旁还跟着王子腾儿子王义媳妇儿。 「甄嬷嬷,到了。」王义媳妇儿轻声道。 「有劳了。」甄嬷嬷说着,目光在荣国府上悬挂得「敕造荣国府」的匾额流连着。 楚王终究搞定了楚王妃甄晴,而后延请了甄嬷嬷上门,先和贾母丶王夫人提前打招,而王义媳妇儿则是过来牵线搭桥。 王义媳妇儿客气道:「嬷嬷不必客气,原也是两家亲上加亲的好事。」 说话间,近得门前,由荣府的仆人往里面通禀。 不多时,周瑞家的笑着出了大门,将王义媳妇儿以及楚王府的甄嬷嬷迎了进去。 荣庆堂 贾母正在与凤姐丶李纨丶迎春丶探春丶宝玉丶黛玉丶湘云等人一同说笑,王夫人也在一旁坐着相陪,薛姨妈以及宝钗坐在一旁的绣墩上。 因明天就是小年,除却凤姐和王夫人整治年事,稍稍忙碌一些,众人都得闲。 贾母今天的心情明显不错,得凤姐在一旁陪着说笑,脸上笑纹从头到尾都没消失过。 贾母笑道:「听说可卿请了个东道儿,让你们下午过去一同吃鹿肉,又是烤又是煮的?」 凤姐瓜子脸上笑意明媚动人,道:「老祖宗,可不是,说是切成片,烤了来,煮了来,也不知多好吃呢。」 宝玉一听这话,满月脸盘儿上现出喜色,问道:「珩嫂子都邀了什麽人?」 凤姐笑道:「几个姊妹过去。」 凤姐看向宝玉,笑道:「你若想吃,我回头让东府给你送了一块儿肉,让袭人丶麝月她们帮你烤烤。」 贾母笑着接过话头道:「宝玉若得空了,也可以去热闹热闹。」 凤姐笑道:「老太太,东府不少还是女眷,还有两个珩哥儿的妾室丶通房丫鬟什麽的,宝兄弟也大了,若过去,也不怎麽便宜。」 说得妾室自是尤二姐丶尤三姐,同房丫鬟自是晴雯。 东西两府几乎有心之人都看在眼里,尤二姐丶尤三姐纵然没有收入房中,但与贾珩妾室无疑,至于晴雯,原就是贾母送给贾珩的。 贾母闻言,默然片刻,叹了一口气。 王夫人静静见着这一幕,脸色难看。 凤姐迅速转移了话题,笑问道:「明天是小年,老太太看要不要请个戏班子热闹热闹?」 贾母笑道:「你看着操持着,是需得热热闹闹。」 经凤姐的有意转换氛围,荣庆堂中重又恢复轻松丶愉悦的氛围。 而就在荣庆堂中众人说笑之时,从外间一个婆子进来禀告道:「老太太,王家义少奶奶还有楚王府的甄嬷嬷过来登门,拜访您老了。」 此言一出,贾母就是一愣,问道:「义哥儿媳妇儿,她这时候过来?嗯,怎麽还有楚王府的甄嬷嬷?」 凤姐笑道:「老太太你忘了,甄家大姑娘几年前嫁给了楚王千岁,许是年节将即,过来给您老请安来了。」 甄家与贾家是世交,在红楼原着中,甄家甚至把需得抄没归库的赃银由贾府托管,足见两家情谊之深厚。 「是,瞧我这记性。」贾母笑道:「凤丫头,鸳鸯,你们两个替我去迎迎。」 以贾母位份儿,荣国太夫人,除却楚王妃到来外,才会出荣庆堂相迎,只是一个嬷嬷,还真没有太多讲究,让凤姐这位管家孙媳妇儿以及鸳鸯去迎,正符对等原则。 凤姐笑着应了一声,就与鸳鸯出迎着王义媳妇儿以及甄家嬷嬷。 见着一屋的小姑娘脸上的茫然丶疑惑,贾母笑道:「你们年轻不知道咱们家的亲戚,甄家也是咱们家的老亲,原有五个年轻的姑娘,两个嫁来了京城,现有三个在家,这来京城的两个女儿,都做了王妃,一个嫁给了楚王,一个嫁给了北静王。」 王夫人目光微动,闻听贾母之言,心头不无嫉妒,白净面皮上挂着浅浅笑意,感慨道:「这真真是好大的富贵。」 贾母笑道:「她家老封君,与宫里的交情深厚,还有一位老太妃在宫里,自得着恩宠独一份儿,当年太祖爷南巡,甄家接驾都接了四次。」 探春听着贾母之言,与黛玉对视一眼, 而下首处坐着的宝钗,杏眸闪了闪,心头暗叹,甄家丶贾家才是一等公侯勋贵之家,旁人之家真是比之不及的。 几人说话间,就见凤姐与平儿领着一个面相富态丶衣衫华贵的嬷嬷进来,身后果然跟着王义媳妇儿。 「给老太太请安了。」那嬷嬷一进荣庆堂中,笑着说道:「老太太一向可还好。」 王义媳妇儿也上前向着贾母见礼,然后王夫人丶薛姨妈一一见礼。 贾母笑道:」好,好,你家王妃怎麽没来,有些日子没见着她了。」 甄嬷嬷道:「我家王妃原是要亲自来的,但身子偶感小恙,在家将养着,等年节是要过来给太夫人请安的。」 楚王妃甄晴,虽然因为拉拢贾家以夺嫡的大局,应允了楚王纳元春为侧妃,但并不意味着真心乐见自家丈夫后院进人,更不要说亲自上门帮着丈夫找「小老婆」了。 贾母道:「可请了郎中。」 甄嬷嬷道:「宫里太医院的御医问过诊了,并无大碍。」 「那就好,那就好。」 几人寒暄着,纷纷落座。 ------题外话------ 这是昨天的更新。 。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