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云中小区的居民天塌了(感谢小柠呆的盟主(1 / 1)
(' 第213章 云中小区的居民天塌了(感谢小柠呆的盟主打赏!) 秦淮还不知道他即将面对的是什麽,但是云中小区的居民们觉得天塌了。 对于云中小区的居民们而言,今年的元旦又是一个索然无味的元旦。 云中食堂和往日一样照常营业,秦从文的包子还是便宜又不好吃,陈安的包子稍贵一些但也一般。裴行和李华的点心倒是有可取之处,但是也就这样吧。 云中小区的居民们表示不是他们嘴挑,也不是他们对裴行师傅和李华师傅有意见。他们承认,这两位师傅的点心做的确实还可以,糕点和酥点都是附近一带最好的,寻常点心店没有这个手艺。 但是。 和小秦师傅没法比啊! 小秦师傅回来的那几天就像是一场梦一样,三丁包的味道偶尔午夜梦回时还能品尝出一二,但是却只能在梦里吃到了。 小秦师傅不在的第好多天,想他。 1月2号的早上,云中食堂比往日要冷清一点。 附近有很多写字楼的上班族今天都不上班,就连秦从文和李华也特意少做了不少包子。 许图强丶钱大爷一行人一如既往的坚守云中食堂,嘴上吃着普通肉包,心里想着三丁包,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如果不是大爷大妈们文采有限,诗都写了一箩筐了,就等着秦淮回来把诗捧给他看,看他们的字字泣血。 「唉。」许图强深深叹了一口气。 「唉。」钱大爷也深深叹了一口气。 「唉。」不曾拥有姓名的大爷们齐声叹了一口气。 秦淮不在食堂的日子里,大家的早餐丰富了很多,包子丶馒头丶油条丶烧麦丶馄饨丶粉面丶蒸饺都有人吃,陈安作为一名专业的早餐师傅会的早餐种类非常多。 许图强看着桌上琳琅满目的早餐,却觉得下不了口。 「小秦师傅到底要在姑苏待到什麽时候啊?」许图强发出这段时间以来不知道多少遍的质问,「那姑苏再好,学习交流再有效果,也不能一直呆在那边不回来啊!」 「就是!」钱大爷难得和许图强统一战线,「姑苏有什麽好?这王老根也不是个东西,小秦师傅不在他就不怎麽来云中食堂,亏他之前还吃了那麽多蟹壳黄。」 「你们不知道吗?」一个大爷开口,「王老根和他老伴去姑苏了,昨天晚上走的,说是什麽去姑苏和老同事老朋友聚聚,顺便去小秦师傅学习交流的酒楼吃点东西。」 「那个酒楼叫什麽来着?黄记酒楼。」 「什麽?!」许图强震怒,「王老根居然偷跑!」 钱大爷没说话,若有所思。 另一张桌上的几个大妈开始小声嘀嘀咕咕,丁奶奶更是直接掏出手机,特意带上老花镜眯着眼睛对着手机点来点去,神情专注。 气氛突然变得沉默。 就在许图强觉得大家有些奇怪,要开口问大家都怎麽了的时候,裴行突然抱着一摞杂志飞奔进,直冲厨房,一边跑一边喊:「《知味》!《知味》!大家快看这一期的《知味》!」 今天要包的包子少,赵蓉没事干,正在擦厨房里的货架,听到外面的动静探出头来,问:「小裴,怎麽啦?怎麽这麽慌慌张张的,你手上抱的是什麽?」 「《知味》!《知味》!老板…不,秦师傅,秦师傅上《知味》了!还是封面,开年大刊的封面呀!」裴行激动得脸都涨红了,兴奋地大笑,「哈哈,我老板上《知味》的封面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赵蓉:…… 小裴是不是今天精神有点不太正常? 裴行激动地想要一人发一本杂志,然后拥抱老板的家人。就在他激动的想要违反规则不换衣服冲进厨房的时候,一抬头,发现大家都非常淡漠。 赵蓉满脸小伙子你没事吧。 秦从文一边包包子,一边伸长脖子往外看,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陈安和安悠悠窃窃私语,裴行凭藉并不优秀的唇语依稀辨认出了『什麽知味』『丶不知道』丶『是不是失恋了』丶『报复性消费』几个关键词。 裴行:…… 不是,你们这…… 这可是《知味》! 知!味! 开年大刊,封面! 裴行抱着厚厚一摞《知味》,这是他在来的路上路过两家报刊亭时买的,他怕大家买不到杂志,特意把两家报刊亭的货全扫了。 裴行张张嘴,有些无力地问:「你们不知道《知味》吗?」 赵蓉见裴行好像有点恢复正常了,这才敢搭话:「小裴啊,你从刚才开始就在说什麽知味丶知味,那是什麽呀?什麽封面什麽的,书吗?」 「杂志,《知味》是我们业内最有名最权威的美食评论杂志!老板,秦师傅,秦淮上《知味》了!开年第1期,封面,专…基本等于专访!」 这下赵蓉听明白了,顿时喜上眉梢:「我们家淮淮被杂志采访啦!太好了,哎呀,淮淮也真是的,有这麽好的事情也不跟我们说,这个杂志在哪里买?外面的报刊亭能买到吗?还是要去什麽网上订?」 「老秦!老秦!别包包子了,这麽大的事情还在这包包子,咱们儿子上杂志了!好像有他的文章还是什麽的,你快给爸妈,我哥还有秀丽打电话,告诉他们让他们去买杂志,给淮淮冲冲销量。」 裴行:…… 裴行很想跟赵蓉说《知味》不需要冲销量,这也不是一本普通的杂志,这对厨师而言意义重大。他恨不得现在就开个专题讲座,给店里所有的人科普三天三夜,让他们知道秦淮的点心能上《知味》开年大刊的封面这件事有多牛逼。 ', ' ')(' 但是下一秒,裴行就有更重要的话要说了。 「哇,小裴你买了这麽多呀,真是有心了。这个杂志不便宜吧,花了多少钱?赵姨给你都报了!」 裴行到嘴边的科普瞬间变成:「买了三十五本,谢谢赵姨。」 《知味》真的很贵,当时裴行路过报刊亭的时候发现《知味》发售了,随手买了一本。没成想一翻开就是秦淮的报导,再仔细一看封面发现是果儿,一个激动就把从家到云中食堂会路过的两个报刊亭的《知味》全买了。 现在想想确实是冲动消费了。 就在裴行想要继续科普的时候,李华也抱着一摞《知味》激动地冲进来,边跑边高喊:「《知味》!《知味》!老板…不,秦师傅的点心,上《知味》封面了!」 裴行到嘴边的科普又变成了:「秦…老秦师傅,您不用出去买了,这附近的《知味》应该已经被我们买完了。」 秦从文:? 他什麽时候成老秦师傅了,大家不都叫他秦师傅吗? . 另一边,姑苏。 王根生和老伴陈娟在酒店附近找了一家早餐店吃完早餐,慢悠悠晃回酒店。 「根生,你确定不要给小秦师傅发个微信吗?我看老钱的朋友圈,黄记现在生意好像很好,买小秦师傅的包子都得排队。」陈娟有些不安地道,「丁园长不是还托我们给秦师傅带了两罐槐花蜜吗?」 王根生道:「黄记什麽时候不排队?黄记当年还是国营饭店的时候都排队,你忘啦,咱们当年为了抢两个馒头自行车的脚蹬子都差点蹬掉。放心,我都问过老钱了,咱们现在这个点打车过去正好避开堵车,排一个多小时,12点左右就能吃上三丁包。」 「槐花蜜等晚上小秦下班了,我再给他发微信把东西给他。咱们就吃俩包子,没必要麻烦人家小秦给我们开小灶,人情不是这麽用的。」 陈娟觉得有理,就没再说什麽。 两人又走了几步,王根生的手机突然想起,一看,是钱中恒打来的电话。 「喂,老钱。」 「什麽?让我现在骑单车赶快去黄记,黄记周边的路已经堵得一塌糊涂了?」 「现在不是才九点半吗?你不是跟我说黄记周边都是十点半后才开始堵车的吗?」 「之前是之前,今天是今天。」 「什麽?!黄记门口的队已经排了200多米了!」 「《知味》?那是什麽?」 「以后会更堵?队伍会更长?」 「当年第1次上《知味》的时候,早上6点就有人开始排队???」 「好,我知道了。谢谢了老钱,我现在就和陈娟蹬自行车过去!」 王根生挂断电话,用刻不容缓且严肃地语气道:「娟,事态有变。赶快回酒店拿上槐花蜜,咱们先去排队,要是12点还排不上就给小秦师傅发消息。」 陈娟:「啊?」 . 黄记门口,排队的人数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 住在周边的街坊邻居都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当年黄记第一次上《知味》的时候,大家就住这附近,那排队的盛况都记得,几个月吃不上饭的悲惨过去也历历在目。 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外省的时间不够,外国的更是一时半会儿赶不过来。《知味》是早上发售的,临近城市今天中午能赶过来已经是极限,今天去黄记抢点心,竞争对手主要还是姑苏周边地区的客人。 以后就不一定了。 以后别说吃包子了,能闻上包子味就不错了。 买,必须买! 全家老小齐上阵的买! 钱中恒挂断电话,看着不断壮大的排队队伍,想到自己前段时间还因为王根生吃到了一顿点心盛宴,咬咬牙,下定决心。 「秀娟,老王这些年估计也不怎麽蹬自行车,过来没那麽快。看这架势,等他到了估计也买不上,他要是买不上咱们到时候分他一半。」钱中恒说着话的时候心都在滴血。 这可能是他这一个月以来吃到的最后一顿三丁包和酒酿馒头。 还要分王根生一半,他以后和姓王的也是过命的交情了。 「爸,分一半吗?三分之一不行吗?」钱中恒的儿子大惊。 「就一半,不是你王叔你还吃不上面果儿呢!一半!」 儿子想想面果儿,只能含泪点头。 还有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