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後生可畏(1 / 1)
(' 第195章 后生可畏 秦淮觉得今天黄记后厨的同事们有点怪怪的。 先是黄嘉莫名其妙,不知道受到了什麽挫折,非要吃蟹黄烧麦和果儿。 没过一会儿,原本在正常摸鱼聊天的董仕突然一下就不聊天了,开始奋发乾活,把王俊不愿意切的茄子一口气全切了,一边切还一边莫名其妙的笑。 是那种发自内心,根本控制不住的笑。嘴角上扬,笑得脸都僵了的笑。 董礼也不寻常,他弟是笑得根本合不拢嘴,董礼是时不时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然后开心地炒圆梦烧饼的肉馅。 想吃圆梦烧饼也不用这麽开心吧,秦淮虽然和董礼不是很熟,平时没有太多交流。但他又不是第1天认识董礼,他知道董礼这个人平日里就没什麽表情,也不怎麽爱说,他弟一天到晚小嘴叭叭,把他们兄弟俩说话的份额全用完了。 还有王俊。 王俊是秦淮的首席帮工,平日里和秦淮接触最多。作为黄记后厨天字第1号老实人,王俊不善言辞,话也不多,很多时候都是沉默的做事但不说话,没什麽存在感。 今天王俊也没什麽存在感,但是秦淮敏锐地察觉到王俊从刚刚开始,总是用一种莫名其妙的,充满崇敬的眼神看自己。 这种眼神秦淮见过。 每次黄胜利露一手做什麽大菜的时候,王俊就在边上远远的看着,着脚伸长脖子,眼睛里满是这种崇敬的神情。 但是自己今天没做什麽拿手好菜呀。 准确来说,秦淮觉得他的水平和黄胜利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以他的水平,就算和黄胜利配合做A级的果儿,王俊也不至于用这种眼神看自己。 这些还都是和秦淮相对来说关系比较好的,像齐天和许多不曾拥有姓名的其他同事,秦淮也觉得怪怪的。 终于,在秦淮把咸蛋黄款的蟹黄烧麦的馅拌好后,他终于忍不住问边上的王俊:「今天黄记是有什麽好事发生吗?」 「我怎麽觉得你们都莫名其妙地有些开心和激动?」 王俊: 老实人王俊用他毕生的演技维持住了表情,闷声道:「可-—-可能有吧,晚上婚宴师父要下厨做三头宴大家都挺开心的。」 这样吗? 秦淮有一些疑惑。 首先他是相信王俊这个老实人的。 但是。 这个理由是不是有一些——-牵强? 「就没有别的好事?」秦淮追问。 「现在肯定没有。」王俊一脸真诚,在心里默默补了一句。 几十分钟之后就不一定。 毕竟每一个厨师都梦以求会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要出现在后厨了。 虽然当不上主角,但是当主角身边震惊的NPC也是极好的。 秦淮看了两眼王俊,选择相信他,继续做蟹黄烧麦。 111包厢的蟹壳黄和777包厢的点心已经陆续端过去了。777包厢的点心在端过去之前,黄嘉莫名其妙化身试菜员,以饿坏了为藉口每样点心都尝了一个。 结果黄嘉也没那麽饿,吃到江米年糕的时候就吃不下了。然后齐天丶董仕丶 董礼轮番变饿,接力吃点心,还现场点评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一糯米烧麦味道一般,江米年糕出乎意料的好吃,猪油年糕没有吃的必要,绿豆糕平平无奇,蟹壳黄正常发挥,圆梦烧饼董仕炒的馅料不如黄嘉的,枣泥山药糕拿来凑数也还行。 讨论完毕的几人最后选出黄嘉为代表找到秦淮,表示想吃蟹壳黄和圆梦烧饼,问秦淮能不能等会儿再做一人份的,不多,一人份的就行。 秦淮觉得今天已经够荒谬了,黄嘉再对他说出什麽荒谬的话他都不会觉得奇怪,直接点头答应。 咸蛋黄馅的蟹黄烧麦很简单,制作流程和工艺比正儿八经的蟹黄烧麦要简单很多,味道上也不会相差太多。 毕竟从大众口味来说,咸蛋黄馅是标准的,好吃的可以被大家接受的口味。 秦淮高难度的蟹黄烧麦都能做到B级,难度一般的咸蛋黄烧麦自然也不在话下真正需要秦淮认真做的反倒是果儿。 秦淮在休假之前,请黄胜利帮他炒了一批馅,做了一批生胚的果儿带回云中食堂之后,就再也没有做过果儿。 果儿作为秦淮唯一一个能做到A级的点心,对秦淮而言意义非凡。 在果儿到达A级之前,秦淮觉得这是一道红案比重比白案要高的点心。 到A级之后,秦淮发现好的点心没有什麽红案与白案的比重,都很重要。只有好的白案才能配上好的红案,你觉得有一方面不重要可能只是单纯的因为你菜。 在这样的心态之下,秦淮做果儿的时候自然会万分认真和小心。 而且·. 怎麽说呢,秦淮从名字可以判断出江卫明和江卫今大概率是亲兄弟,两人的厨艺是同一个爹教出来的,绝对的师出同门。 而江卫今的白案功底又明显比江卫明要高很多。 这段时间秦淮没有怎麽看江卫明的教学视频,一直都在看江卫今的,而且重点看的是三丁包的教学视频。 三丁包是一个很全面的点心。 它对揉面丶调馅,甚至火候的要求都很高,S-的三丁包可以说是把这三项技能发挥到了极致。 能够上S级的点心是没有短板的。 时隔一个星期再做果儿,秦淮惊奇的发现,虽然果儿的面和三丁包的面完全不是同一种面,手法不同,发酵的时间不同,甚至连揉搓的方式也不同,但是门派是相同的。 这俩兄弟是同一个派系! 把从江卫今教学视频里学到的技巧,放到江卫明自创的果儿里,居然是合理的。 是相通的。 难怪他们爹江承德随便做一个哄小孩的槐花馒头都是S级,有这个水平,做什麽点心不是S级。 就在秦淮感叹这一家姓江的人厨艺水平真高的时候,又一个让他震惊的事情出现了。 秦淮原以为今天中午的黄记后厨,不会有任何事情再让他觉得荒谬了。 现实告诉他,有。 世界可以再荒谬一些。 黄胜利和黄安尧跑来了。 这个事情本身并不算荒谬,荒谬的是两人的状态。 黄胜利全副武装,穿得非常的厚实,帽子,围巾,口罩一个不落,整个人看上去容光焕发,一冲进后厨就高喊着: 「灶呢?给我匀一个灶!」 正常情况下,黄胜利以这种状态冲进后厨,黄嘉一定是第一时间上去阻拦的。不光阻拦,他还要苦口婆心劝说黄胜利现在正是康复的关键时期,不能随意下厨。 但是今天,黄嘉一个箭步冲上去给黄胜利带路,那殷勤的态度,那走路的速度,秦淮险些以为黄嘉是准备谋害恩师自己上位。 跟在黄胜利后面的,还有一个不知道为什麽累得半死不活,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走路脚都站不稳,眼看就要一头栽倒在地上的黄安尧。 「水-水!」黄安尧挣扎地站在厨房门口,也不是很敢进去,「凳子,先给我来个凳子。」 扑通一下,黄安尧站不住,跪下了。 秦淮:——— 今天到底是怎麽了?这还是他熟悉的黄记吗? 黄安尧这是··去跑马拉松了? 见秦淮满脸震惊地盯着黄安尧看,黄胜利温声说了一句:「安尧就是平日里没怎麽运动,刚才骑了一会儿自行车现在就这样了。」 「小秦,你不用管他,你接着做自己的。」 黄安尧被帮工扶着站起来坐在小凳子上,像一条上岸濒临渴死的鱼,倔强地说:「没错,不用管我。」 「秦淮你做你的点心就好!」 后厨里精彩纷呈,888包厢里相对来说就比较平淡了。 ', ' ')(' 许成在吃饭的时候通常都很安静。 他早些年当美食家走南闯北的时候总是会像一个背包客一样,背着包走进一家知名或者寻常的小馆,点上几个菜沉默地吃完一顿饭,然后默默离开。 现在年纪大了不再四处奔波,许成偶尔会和朋友们一起吃饭,但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或者像今天这样和助理在一起吃饭, 不熟悉许成的人,很难通过他吃饭时的状态来判断他对今天的菜着是否满意。但是许成的助理可以通过一些细微的小动作,来猜测老板的心情。 助理觉得许成今天总体来说是满意的, 惊喜算不上,许成吃了这麽多年,天南海北,全世界各地基本上吃了个遍, 吃出了如今的地位。一个不知名厨师的随便一道菜,能让许成虎躯一震,拍案叫绝,这种事情只能在爽文小说里出现。 基本上能让许成感到满意,把一份菜或者一道点心全部吃完,就算非常不错了。 现在许成就把酒酿馒头和三丁包吃完了,正在喝陈皮茶,桌上点的松鼠桂鱼,响油鳝糊还有清炒时蔬一筷子都没动,都是助理在吃。 助理边喝陈皮茶边吃。 这好端端的陈皮银耳莲子囊,为什麽要取名叫陈皮茶呢? 助理表示非常不解。 哪有茶是用勺留着吃的?黄记的服务员不至于犯低级错误到,把菜品的名字都打错吧? 不过— 助理悄悄了一眼老板。 这个陈皮茶虽然味道一般般,但是喝起来确实很舒服。 炖品嘛,有这个味道就已经很不错了。看老板的状态就知道他对这份陈皮茶很满意,一小碗都喝了半碗下去,筷子却迟迟不愿意拿起。 实际上助理猜得没有错,许成对今天的点心的确很满意。 作为一名专业的美食评论家,许成很清楚不同的厨师应该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比如名厨录排名第一已经退休多年的彭长平,他做的菜要是没有甩其馀厨师一大截,没有让吃菜的食客把舌头都鲜掉,没有让大家吃到食物都快顶到嗓子眼但是还是想不争气的舔盘,那就是不合格的。 但彭长平只有一个,名厨录也永远只能有一个第一,许成不可能拿天下第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厨师。 许成知道民间藏着很多不出名的世外高人。 就像早些年他在东南亚游历时,曾经慕名吃过一家很有名的路边摊,据说每一个吃过的人都对其念念不忘,附近的人一天不吃就浑身难受。 许成吃了,发现这个摊里的小吃好像加了点不该加的料。 一天不吃就浑身难受可能不是单纯的心理上的作用。 当然除了这种极少见的奇个例,许成也确实吃过不少民间隐藏的小馆。有的厨师可能整体水平不高,但是一辈子只做一样菜,把一样菜做的登峰造极。 面对这样的注定不可能登上名厨录的名厨,许成从来不吝啬赞美之词。 《知味》还是月刊的,许成偶尔会专门开一期只介绍菜不介绍厨师的,用全部的篇幅描述这些菜谱,向读者介绍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好菜。 当然,现在《知味》不会单开这种期刊了。能介绍的都已经介绍得差不多了,凑不够版面。 许成觉得今天的三丁包和酒酿馒头比不上八宝栗香鸽这种能登上封面的专栏,但一篇简短的推荐,占据半页或者一页的版面,夹在杂志中间还是可以的。 就当是鼓励新人了。 毕竟这位小秦师傅好像才20多岁,很年轻,未来可期。 现在中餐白案点心势微,好苗子基本上都在知味居,很多大酒楼的点心也仅仅是能吃罢了。 难得出了一个可以把酒酿馒头和三丁包做到这种水平的年轻的白案厨师,许成觉得还是很值得登上《知味》鼓励宣扬一番的。 更不要说这个点心还不贵。 18一个的酒酿馒头,56一个的三丁包,在许成看来这个味道配得上这个价钱这种价格的食物放在《知味》上,是绝对的廉价菜品了。 最近一年登上《知味》,能由许成亲手写食评的菜品,价格没有低于百元的。 许成最开始创办《知味》的初衷,就是想把这些年游历世界各地吃到的美味分享给大众。结果随着《知味》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道菜能否登上《知味》成了检验它价格的最好标准。 许成原本是想让大家都能吃到好吃的不踩雷,结果却变成了让大家吃到好吃且贵的不踩雷,这样的结果偶尔也会让许成哭笑不得。 要不是许成本人太有钱,不会为餐厅出的那仁瓜两枣想要买食品的价格心动,早就有高档餐厅为了提升菜价,花钱请许成写食评了。 许成静静地喝完一碗陈皮茶,长舒一口气。 很神奇。 这是许成吃完今天这顿饭后的第一感觉。 以他的口味和刁钻程度,平日里这样一碗正常的陈皮银耳莲子羹根本不可能入他的眼,最多尝一两口就算了,不会像今天这样喝下满满一碗。 但是今天·— 许成觉得喝的很舒服。 这个舒服不是味道上带来的,是发自内心的,喝陈皮茶的时候觉得心里暖暖的,很自在。 自在到他甚至还想再吃一个三丁包。 这不符合他平时的饮食习惯。 人到中年,许成也不免开始养生,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欲,避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一餐吃得太饱太多。 但是今天嘛。 后生可畏啊。 许成已经知道自己10年之后想吃点心该去哪里吃了。 「小王,你吃好了没?」许成问道。 「许总,吃完了。」 「我记得黄记是一点左右停止接餐,现在几点了?」 「1:07。 「那后厨应该还在忙,我们再等等,你-—想不想吃点心?」 「我—·想吃吗—·想的,许总!」 许成露出一个满意的笑:「那就问问服务员还有没有酒酿馒头和三丁包一样再来一份,我也顺道再吃半份。」 助理连忙去点单。 5秒钟后,许成加单的消息传到了后厨。 整个后厨都轰动了,黄安尧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但是因为腿实在是太酸了跳不起来。 「还有没有三丁包和酒酿馒头?」 「有的有的,特意留了!」 「快快快,装盘!」 秦淮有一些不明所以地看着突然一下激动的众人,小声问郑思源:「你有没有觉得大家今天怪怪的?」 「刚才黄师傅大翻勺的动作特别夸张你注意到了吗? 郑思源: 郑思源觉得大家明明演技都不太行,却非要为了给秦淮一个惊喜硬演下去很无聊。 但眼看这出戏就要演到高潮了,自己不演也不行。 「没有啊。」郑思源故作茫然的道,「有什麽奇怪的吗?我觉得大家今天都很正常呀,马上就要下班了,开心是正常的吧。」 秦淮:— 你知不知道现在最奇怪的是你? 郑思源,你什麽时候话这麽多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