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雪中红梅(1 / 1)

(' ... ... 沈薇离开女医署的时候,天空纷纷扬扬竟下起了雪,地上积攒了一层薄薄的雪。整个皇城,笼罩在漫天白雪里。 天儿更冷,风吹在脸上如刀割。 沈薇冷得缩脖子。 采莲忙把厚厚的披风给沈薇裹上。这披风的里子是白狐腋下毛,保暖又舒适。外面的缎面是红色蜀锦,綉娘将用银丝线在缎面上綉了一朵朵银色的梅花。 “主子,雪下大了,奴婢陪您回永宁宫。”采莲轻声道。 沈薇捂着汤婆子,脚步加快。 途经御花园,沈薇瞧见御花园里的红梅树一簇簇盛开。红梅压白雪,十分漂亮。 沈薇顿时来了兴致,她招呼采莲:“拿剪刀来,修剪两支带回去,放在花瓶里。” 采莲道:“奴婢去剪就好,主子您不必亲自动手。” 沈薇拿起剪刀,咔嚓剪下两支漂亮的红梅。 她把两支红梅交给随行的太监吉祥,吩咐他:“送到皇上看奏摺的长安宫,置入案前的粉彩月梅瓶。就说是本宫亲自剪下的红梅,让皇上不许扔。” 吉祥接过红梅,迅速离去。 沈薇又拿起剪刀,继续剪下五六支红梅,准备带回永宁宫,放进暖阁里增添色彩。 沈薇正剪得起劲,馀光一瞥,瞧见不远处亭子里有一道雪白的身影。 不用猜,就知道那是柳如烟。 冬天梅花开放,柳如烟总喜欢冒着寒风,在御花园里欣赏梅花高洁之姿。冬日里寒风簌簌,柳如烟雪白的衣襟在风里摇曳,几乎和漫天白雪融为一体。 沈薇能看见她,她自然也瞧见了沈薇。 宫里尊卑有别,沈薇如今在後宫里地位最高,按理说,柳如烟应该过来给沈薇行礼。 但柳如烟纹丝不动,眉眼清冷无波,如一尊冰雕。 沈薇怀里抱着红梅,隔了一段距离,欣赏了一会儿柳如烟倾国倾城的容颜。 沈薇欣赏完毕,抱着红梅:“回永宁宫。” 雪花纷纷扬扬,沈薇绯红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雪天里。御花园凉亭中,柳如烟岿然不动,一双美眸注视着沈薇离去的背影。 雪天,红梅,美人,那画面宛如一幅美妙的画卷。 柳如烟以前都没发现,沈薇生得竟这般漂亮。冰天雪地里,手捧红梅,笑容自由散漫,生机勃勃。 寒冷刺骨的冬日,因为有沈薇这一抹鲜亮的红色,天地彷佛都温暖起来。 “天寒地冻,她为何还能笑得这般开心。”柳如烟垂下眼眸。 深宫枯燥乏味人人宛如枯木,唯独沈薇充满生机。 一个人,怎麽能鲜活成这样? 柳如烟不理解,心里泛着酸。 柳如烟的贴身宫女雪梅,安安静静站在一边。 雪梅没有劝阻柳如烟回宫,她面无表情站着,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脖子裹着毛毡围巾。 “你手上戴的是什麽?”柳如烟拧眉。 雪梅回答:“内务府发给各宫的棉套,护手。” 棉花手套造型不好看,圆鼓鼓,深灰色,有点丑,却很保暖。 柳如烟不悦道:“实在难看。” 雪梅回答:“奴婢戴着很是暖和。” 柳如烟盯着雪梅,语气含着几分淡淡的不满:“雪梅,你最近很是不听话,处处忤逆。” ', ' ')(' 雪梅道:“主子若是不喜,可把奴婢贬出毓秀宫。” 柳如烟面上不悲不喜,她并不会和一个下人计较,生活里细枝末节的小事,她从不放在眼里。 寒风吹拂,御花园里的红梅微微摇曳。柳如烟歪头,盯着那一树树的红梅,喃喃自语:“以前皇上时常陪我赏梅。” 雪梅没有附和。 冬天来临,春天也不远了。等到来年开春,雪梅就年满二十五,终於能走出困住她的深宫,结束噩梦般的打工生活。 雪梅默默地搓手,期盼春日的来临。 ... ... 屋外雪花纷纷,长安宫室内温暖。 炭炉热烘烘,李元景正在批阅奏摺,身边坐着年幼的李承泰。 李承泰也在看奏摺。 一大一小,神情动作很是相似。 李承泰身穿玄色小蟒袍,戴着可爱的虎头帽,手捧着父皇批阅过的奏摺,两条粗粗的眉毛皱起:“父皇,您这句朱批也太不严肃了。” 李元景头一歪:“哪句?” 李承泰把奏摺摊开,指这一条朱红的批阅:“岭南叶将军上奏,他知道您常在教场和参军比武,担心您龙体受伤,让您少和参军比武。父皇,你看看你回的是什麽?” 奏摺上,李元景以红色朱笔回复: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秉性!你莫管!】 李承泰板着小脸,父皇的朱批太生活化了。 一点也不严肃! 一点也不端庄! 李承泰最近被父皇叫来长安宫,陪着一起看奏摺。在李承泰心里,天子批阅奏摺是很庄严的事儿,可看到父皇批阅奏摺,给臣子的回复五花八门。 李承泰有点失望。 李元景摸摸儿子的脑袋,语气嘚瑟:“朕是天子,想怎麽回就怎麽回。” 李承泰撇嘴,小手又摸了一张新奏摺继续翻看。 过了一会儿,德顺公公放轻脚步走进来,手里小心捧着一个艳俗的粉彩月梅瓶。花瓶里放置两支红梅,十几朵红梅盛开,鲜艳夺目。 德顺公公把花瓶放到案桌边。 李元景随意瞥了一眼,俊眉扬起:“粉瓶配红梅,俗不可耐。” 李承泰一手捧着奏摺,一手捂着鼻子:“红梅味道闻起来像糯米酒,不好闻,赶紧拿走。” 父子俩都嫌弃。 德顺公公讪讪一笑,如实禀报:“回皇上,回八殿下,今日大雪,宸贵妃冒雪在御花园里修剪了两枝红梅。宸贵妃叮嘱,务必放在皇上案桌前,不得丢弃。” 殿内有瞬间的安静。 李元景仔细看了眼红梅,花瓣娇嫩,色如朱砂,沾了雪后的冷香更胜。古语有云: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雪天在案桌边放红梅,实在优雅。 李元景俊眉舒展,满意道:“花色娇艳,甚好,搁在案头增光添彩。” 李承泰也开心道:“母妃去年让小厨房做的梅花饼可好吃啦,肯定是用红梅做的。” 父子俩满意极了。 粉彩月梅瓶便放在桌上,两支红梅盛开。 父子俩继续看奏摺。 屋外大雪慢慢停歇,虎卫进#x38c9殿内,双手奉上一封国书:“皇上,南楚送来的国书,纸张内外已检查过,无毒残留,您可放心翻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