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完工(1 / 1)

(' 第32章 完工 (上一章太难了,进进出出四次,终于还是给放出来了。) 离开大会后。 周晓英右手不停揪着衣角,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麽看完这场大会后,就一直很紧张和后怕。 也幸好,李多鱼没走货了。 不然,她总觉得今天站在上面被审判的人,可能会是他。 见周晓英一路都很沉默。 李多鱼也发现了她的异常,他多少还是了解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枕边人。 由于经历过年幼丧父丧母。 周晓英是个很没安全感的人,想事情,都会先往不好的想。 一旦她手指动个不停,一直抓衣角,就表明她很紧张和害怕。 李多鱼安慰道: 「被判的又不是你老公,瞎紧张什麽。」 周晓英一脸委屈巴巴: 「可我就是害怕啊,以前你每次出海,总担心你被抓了,要真那样的话,咱孩子出生,就见不到他爹了。」 李多鱼紧紧握住她的手。 「我现在都不走货了,就别瞎担心了,现在伱最重要的是,吃的白白胖胖,把你自己和肚子里孩子照顾好,知道没有。」 「知道了。」 放松下来的周晓英,接着问道:「你是不是跟阿贵闹矛盾了,刚才你们见面怎麽都不打招呼了。」 「嗯,是闹掰了。」 周晓英有点惊讶: 「你跟阿贵从小一起玩大的,怎麽就闹掰了。」 李多鱼一脸认真的说道: 「他不让我晚上陪你睡,老叫我出海,我不跟他掰,那跟谁掰。」 周晓英嘁了声:「我信你个鬼,你们不会是吵架的吧。」 「跟我回家,我就告诉你原因。」 说完,李多鱼拉着周晓英的手,回到了自家的小石屋,关门,并把门栓插上。 见他大白天关门,周晓英感觉有点不对劲: 「你明天不是还要跟那些师傅一起打桩,今天还不好好休息。」 李多鱼咧着嘴一脸不怀好意: 「谁说我今天不用打桩,就算不在海上,我照样也能打桩。」 说完就把周晓英拉到了床头。 周晓英惊呼了声,赶紧把阿娘搬出来,当挡箭牌:「你要真这样,娘会骂死我的。」 李多鱼哼哼两声: 「欺负我没读多少书是不,前三个月,后三个月,确实不行,可中间四五六是可以的。」 周晓英一脸错愕。 「你听谁说的?」 李多鱼随口编了个理由:「前段时间跟小舅喝酒,这个高材生用他的实际经验告诉我的。」 「可真来那个,还是会撞到肚子的。」 前世憋了非常多年的李多鱼,火急火燎解裤腰带:「那你转过去,不就可以了。」 周晓英竟无言反驳,虽然一万个不情愿,但还是转过身,可就当她做好心理准备时。 门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李浩然嚷着嗓门喊道:「叔,在不在,阿公说,打桩的师傅和舅公已经在码头等你,让你赶紧过去。」 ', ' ')(' 李多鱼没打算回这下胖墩的话,打算先把正事办了再说。 遇到救星的周晓英,坐起身回道: 「知道了,去告诉你阿公,你多鱼叔马上就过去。」 「好勒,婶婶,那我去告诉阿公了。」 方脱下裤衩的李多鱼,看着已经穿好衣服,坐起来的周晓英,气的牙痒痒: 「给我等着,迟早新仇旧帐一起算。」 周晓英红着脸: 「那也得等,我们孩子出来再说。」 出门后的李多鱼,看着不远处一蹦一跳的小胖墩,突然看他有点不顺眼了。 李多鱼觉得现在学生太闲了,为了给他一个完整的童年。 李多鱼决定下次去镇上的书店,把三到六年级的所有课程的练习册都给他买一份。 在去码头的路上。 李多鱼发现参与大会的人也都散了,都回到了各自的岗位,码头已经有不少人,有些渔船也正在出港。 而打桩师傅们和小舅陈冬青已经在码头等他,见到李多鱼后,小舅便急着指挥打桩师傅搬运木桩和海带绳。 而李多鱼知道小舅着急的原因,他已经出来好几天了,这些天,他并没有回县城,而是住岛上。 研究所那边倒是好交代,知道他出去传授海带养殖技术,帮忙建设海带养殖筏,表扬他都还来不及。 但家里那边,就不好交代了,他家的孩子还小,需要有人照顾。 其实,李多鱼早就劝过小舅几次,他可以不用跟项目的,先回县城去陪老婆,可都被他给拒绝了。 这个海带养殖试验对他来说太过重要,是他翻身的唯一次机会,要是再失败的话,所里说不定,不会再重用他,他在担担岛的名声估计会彻底烂掉。 随着,打桩号子声响起。 海底被插进了一根根木桩。 打桩到第八天时,也就是国庆的前一天,终于完成了三十亩海带的打桩项目。 所有打桩师傅都躺在船板上,动弹不得,累的跟狗一样。 李多鱼望着眼前连绵的海带养殖筏,还有那随海浪起伏的浮球,让他有种已经回到40年后的错觉。 可随即摇了摇头。 看着船上剩下的那十多根木桩,李多鱼觉得海带养殖还缺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便对张师傅说道:「老张,乾脆把剩下的这些,全都打了。」 坐着抽菸的老张说道:「没问题,你还想打哪里?」 李多鱼指着养殖筏地一侧。 「就打这四个角,每个角打三根。」 听到这个后,躺在船板上的陈冬青,惊讶地坐了起来: 「多鱼,你不会是打算在这里搞一个浮房吧?」 李多鱼点点头。 「没错,我确实想搞一个,这样可以方便管理海带,天气好的话,就不用经常跑来跑去。」 「你听谁说的这东西?」 陈冬青有点不敢相信,整个廉江县到现在为止,都没人搞过这种海上浮房。 他李多鱼是怎麽想到的? 李多鱼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着: 「那天不是在所里等你,看了些你们墙上的成果展,翻了翻架子上的杂志,刚好《渔业现代化》杂志有讲到怎麽养海带和这个,就蛮试试。」 陈冬青抬头看着天空。 有种莫名的挫败感。 接待室确实有摆不少杂志,但那东西都相对专业一点,他一个初中都只能结业的人,是怎麽看懂的。 他真的很想知道,那天李多鱼在他们所里的接待室,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到底学了多少东西?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