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赶圩(1 / 1)

(' 第211章 赶圩 第二天。 天才微微亮。 李多鱼就起床,跟阿爹丶陈文超丶李清光开船到生蚝田那边,把那些被割断绳子的生蚝全都收了起来。 分别给了米老头和庄叔各三百斤,自己也留了大概一百多斤,剩下的则全交给了那些撬蚝工。 撬了全部做蚝干。 差不多早上八点,李清光搬来了一整套自制的烤生蚝工具。 总共有五个烧木炭的小火炉。 也不知,他从哪里搞了六根细铁杆,分别用铁丝绑好,然后固定在木架上,弄了个简易的烤架。 烤架虽然很简陋,但却非常的实用。 除了这些外,李清光还准备了不少调味料,上次李多鱼烧烤用的那些,他居然全都记住了。 包括本地蚝油丶白糖丶酱油丶蒜末还有罐玻璃瓶装的猪油。 看自己这个堂弟准备的这麽充分,李多鱼都有些对他刮目相看,这小子看来不是随便试试,而是有精心准备的。 李多鱼忍不住问道:「清光,你以前不是总想着当机械师吗,怎麽突然改行当厨师了。」 李清光挠挠头: 「机械师是我的梦想,可我现在没钱啊,总得先赚点生活费吧。」 看着眼前这个才十六岁的李清光,李多鱼觉得,这半年的时间,他好像突然间成熟了不少。 李多鱼在他这个年纪时,初中也才刚刚毕业,脱离学校后的他,整天就知道玩,哪有他这个堂弟这麽上进。 「走,哥今天带你去赚生活费。」 「谢谢哥。」 如果是尚峰镇的话,李多鱼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毕竟去镇上赶圩的人,大多都是渔民。 或多或少都有吃过生蚝,对生蚝的接受度相对比较高,而他亲自来烤生蚝的话。 这一百多斤生蚝很快就能卖完。 跟老李说了几句,并交代陈文超一些事情后,李多鱼便开着舢板船,带着李清光的烧烤设备和一担生蚝前往青口码头。 到了码头后。 李多鱼本想直接叫一辆拖拉机,把他们两个送到镇上赶圩的地方。 可没想李清光下了码头后,当场就奔着专门往返尚峰镇和青口码头的公交车去了。 结果生蚝都还没搬上车,就被司机师傅给拦了下来,不肯让他上车。 「不行,你们这个太多了。」 「还到处滴海水,车板会被伱们腐蚀的,运这麽多东西,自己雇个拖拉机去。」 听到这话的李清光,犹如从山顶摔到了谷底,瞬间垂头丧气起来。 如果真像司机师傅说的,雇一辆拖拉机的话,那运输成本最少也得四五块。 生蚝的本钱是一斤一毛,烤好的话,一斤卖人两毛的话,哪怕一百多斤全卖出去也才二十多块钱。 扣除掉成本丶运输费后,材料费后,自己压根就赚不到几块钱,且这笔钱还得跟鱼哥平分。 他明明只是想去赶圩烤生蚝赚钱点,可怎麽就那麽难啊。 而此时。 李多鱼偷偷塞了包烟,给司机师傅,憨憨笑道:「师傅,通融一下吧,我们两个只是做小本生意的,这些生蚝加起来,都没有拖拉机一趟运费贵,真的雇不起拖拉机啊。」 收到烟的司机师傅,脸色稍微变好看点,但还是很严肃地说道:「看你们也不容易,就这一次啊,下次不能再这样了,等会要漏水了,要帮我擦乾净知道没有。」 「知道了,有漏水的话,肯定会帮你擦到的,不会给师傅添麻烦的。」 ', ' ')(' 「那就好,上来吧。」 一旁的李清光不停眨着眼睛,他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刚才司机师傅拒绝他那一刻,他就已经放弃了。 没想,这样也可以。 而附近一位挑着咸带鱼的渔民,见他们两人将生蚝搬上公交车后,也想学他们蹭公交车,省点运输费。 可前脚刚踏上公交,就被司机师傅给骂了下去。 「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咸带鱼不能上公交车,听不懂人话是不是。」 这位挑着咸带鱼的渔民,指着车上的李多鱼他们说道:「为什麽他们搬那麽多生蚝都能上去,我这麽点带鱼,就不能上去。」 司机师傅嫌弃地看了他一眼,直接人身攻击起来:「人家身上又不臭,你这个咸鱼佬全身又腥又臭,让你带上车,大家哪里受得了。」 被司机这麽数落,那个挑咸带鱼的渔民也生气了:「我哪里臭了,要不要我脱下裤子来,给你闻一闻。」 「反正不管你臭不臭,你的带鱼就是不能上公交车。」 看到这幕的李清光,此时此刻,仿佛被这个社会狠狠地上了一课。 难怪多鱼哥菸瘾不是很大,可身上却始终带着一两包烟,原来是这样用的啊,如果这个卖带鱼的,要是也跟鱼哥一样,偷偷塞一包烟的话,估计就跟他们一样上车了。 想到这,李清光忍不住叹息了声,难怪这时候开公交车的都那麽有钱。 公交车开了大概十多分钟,就到了尚峰镇,可没多久后,公交师傅就不停按着喇叭,骂道:「这群混蛋,每次都把路给堵了。」 「来赶圩的,这里下啊。」 有乘客抱怨道:「师傅都还没到,再往前开一开吧。」 「今天是大圩,人太多了,太堵了,车开不进去了,大家在这里下车吧。」 李多鱼看了眼,发现马路上人非常的多,非常的热闹,大多人都是挑着货物走路过来的。 有赶猪丶赶羊的, 也有人用牛车拉货的,一边拉板车,一路还到处拉。 由于他们来的比较晚,最核心的位置,早就被人给挤满了,现在大家只能在圩外围摆摊了。 李多鱼对李清光说道:「走吧,咱们下车吧。」 事实上,这个地方李多鱼非常的熟悉,曾经的这里也很繁荣,到处都是买卖进口货的摊贩。 李多鱼也曾在这摆了两三年的地摊,专门卖各种走货的货物。 以前这里一整条街都归那个爱戴银项炼的光头水哥管,凡是卖走私货物的,一天摊位费都要收五到十块。 李多鱼和阿贵,以前在这里摆了两三年的地摊,单单摊位费就缴纳了五六百。 如今看过去,跟以前确实有很大的区别,卖的东西全都变了,不再是那些舶来品了。 而是一些比较贴近日常生活的物品,李多鱼看到了推着汽油桶的推车,远远就能闻到烤地瓜的味道。 还有突然「嘭」的一声,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爆米花。 路上也有不少推着自行车的人喊着:「卖海蛎饼喽,刚炸的海蛎饼。」 也有赤脚医生不停喊着:「专治鸡眼,治不好不要钱。」 五花八门的摊贩,什麽都有卖,一整沓还没切的菸叶,各种盗版的磁带,也有人专门卖进口香菸的。 上面还明码标价写着。 万宝路6元。 肯特6元。 希尔顿 4.4元。 良友3.5元。 李多鱼已经很多年没看到这种景象了,当年他从岛国回来后,赶圩早就已经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大型商超。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