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三千亩(1 / 1)

(' 听阿娘和阿嬷在那里拌嘴,李浩然不由叹息了声,大人全都只管自己的感受。 就没人问过他到底想不想再要一个弟弟或妹妹,李浩然看了眼手里的刚刚压好的鲤鱼饼,突然感觉没那麽香了。 他这次中秋回来,爹娘都没怎麽跟他好好聊天,就问了下,他书读的怎麽样,然后又忙着造人去了。 爹娘那张床也不知道钉了多少片木板上去加固了,有时候,李浩然真心觉得阿爹挺可怜的,完全没法反抗阿娘。 可老婆是你自己找的。 那能有什麽办法啊。 虽然明天才中秋,月亮却已经很亮很圆了,照在海面上,有一道非常亮的海光。 李浩然坐在自家庭院的石条上,皱眉看着海面,有那麽点小小的失落。 以前,小叔最喜欢坐在这里,然后用他那台三用机播放歌曲。 他就在旁边一起听,小叔头发还卷卷的那时候,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 整天就讲着,国外有多好,有多利害,那时候,他也被说的很想去国外。 可自打小叔头发剪掉后,就再也不讲这些了,人也变得无趣了很多。 尤其是小叔搬到新房子去了,这个小院子明显冷清了,没有以前那种人气了。 阿娘也经常在小叔家带小图图,午饭晚饭也都在下面吃,上面的厨房感觉都很久没动火了。 庭院那盏灯时不时就闪两下,马上就要坏掉了,都没有人想要换一下。 李浩然很怀念以前那种到了夏天晚上,大家都在庭院里乘凉的日子。 而阿娘整天都在那里念叨,等有了孩子后,就把旧房子这边全都推倒了,重新盖新房子。 李浩然虽然也很喜欢新房子,可也舍不得旧房子,总感觉旧房子没掉的话,那他就真的长大了。 他托着腮帮看着海面,不禁叹气连连,小小的少年也开始有自己的烦恼。 最近学校的那些谣言,让他非常苦恼,尤其是跟陈淑静搞对象那个谣言。 他才几岁啊!! 鲍皮都还没翻出来啊,洗澡都得特意洗两下,怎麽可能有他们瞎传的那麽厉害。 还说他有几个女朋友? 现实是,他连女孩的手都没有牵过。 听说陈淑静这段时间都被气哭了好几次,甚至影响到了学习,这次月考从年段第一掉到了第二。 「唉。」 李浩然叹气了声,上了初中后,发现大家都变了,小学那会还是男女同桌,大家都在桌上画三八线。 男女同学一起玩的话,是会被嘲笑的。 可到了初中,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前桌那个马赐福的,一节课能回头看那个叫叶淑燕的女孩十几次。 而跟他一起玩的孙宁,最近也开始在写情书,居然还来找他取经,问他是怎麽追到陈淑静的。 李浩然真的非常无奈,总不能告诉他,自己帮过她,把床借给她睡过吧。 可对李浩然来说,他是有点排斥谈恋爱的,毕竟不是每对夫妻都像叔叔婶婶这麽幸运。 像他爹娘这样的才是大多数,感情好也就那麽几年,接下来每天都是为了鸡毛蒜皮在吵架。 要是运气糟糕点,可能就是林老师那种,遇到个爱赌还会打老婆的男人。 不过,最糟糕的就是陈淑静家了,哪怕到现在陈淑静依旧还在等她阿娘回来。 可不小心听到一些话的李浩然知道,她阿娘估计这辈子都回不来了。 可这种事,他完全不敢跟陈淑静讲,所以看到她都特别的别扭,不太想跟她讲话,怕不小心把信息透露给她。 就在他叹息时,有双粗糙的手掌摸了摸他的头,并说道:「小小年纪的,怎麽老是叹气。」 李浩然猛地回头:「叔,你什麽时候来的?」 「刚到。」李多鱼说道:「今年中秋要在老房子这里办,我上来换一颗亮点的灯。」 听到这话后,李浩然特别的开心:「我给你搬梯子去。」 随着李多鱼将灯泡换上去后,整个庭院亮了起来。 「这个灯好亮啊,多少瓦的。」 「100瓦的。」 「那不是很耗电,我家都只敢用25瓦的,我怕我娘舍不得啊。」 「不用担心,这个电费是我出的。」 李多鱼装完电灯后,笑眯眯对着李浩然说道:「那个陈所长都跟我说了,你很厉害啊,学校小霸王啊,连那些社会青年都很怕你啊。」 听到这话后,李浩然苦着一张脸,果然谣言还是传到了小叔的耳朵里。 李浩然无奈道:「他们是怕的是你,又不是怕我,我啥也没干。」 李多鱼捏了捏小胖墩的脸:「你还是有干点事的,感觉又胖了不少。」 李浩然挠头笑了笑,随后问道:「小叔,我听说你以前上初中时,就经常为了保护寄宿生跟校外的混混干架,大半夜的还帮渔民收网,还被全校表扬过。」 李多鱼尴尬笑了笑,小胖墩说的这些,这好像跟他的记忆出入有点大啊。 李多鱼咳咳两声说道:「浩然,上学就好好读书就行,不要随便去欺负别人,当然也不能被人给欺负了。」 「我块头这麽大个,没几个人敢欺负我的。」 李浩然突然问道:「叔,对了,问你一件事情,你上初中的时候会喜欢女孩子,会给女孩子写情书吗?」 此时此刻,李多鱼感觉身后有杀意传来,因为李浩然问他这个问题时,恰巧周晓英抱着小图图刚到这边来。 周晓英稍稍有些惊讶:「浩然,你不会谈恋爱了?」 李浩然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只是班上有很多同学都在谈恋爱,我只是很好奇。」 周晓英思考了会,说道:「其实,你们这个年纪并不算是在谈恋爱,只是男女生的一种互相吸引.你们班是不是很多个男的,都同时喜欢上一个女的?」 「婶婶,你怎麽知道的,我们班二十多个男的,一半以上都喜欢那个叶淑燕。」 周晓英瞥了李多鱼一眼,随后说道:「你们班是不是已经有人开始写情书,偷偷放在那个叫叶淑燕的抽屉里了?」 李浩然不停点着头:「没错,我还帮隔壁班的孙宁偷偷塞过情书,结果被发现了,别人还以为我也写情书给她。」 周晓英正色道:「这很正常的,你们这个年纪确实会有这样的行为,当初我读初中那会也帮人写过情书。」 「啊。」 李浩然一脸好奇:「情书还能帮写啊,那岂不是尴尬死了。」 周晓英哼了声:「没办法,有些人脸皮天生比较厚,还说什麽自己字写的太丑了,怕被对方嫌弃,要我来帮他写。」 ', ' ')(' 李浩然咧嘴笑道:「婶婶,我觉得你这个必须要收钱。」 李多鱼脸部肌肉跳了跳,就知道这件事属于没法翻篇的那种,他脚底抹油,刚想离开这是非之地。 周晓英便笑着问道:「浩然啊,那你觉得我该收多少钱合适?」 李浩然皱眉思考了起来:「那婶婶你当年帮写的那封情书后,他们有没有成啊,有成的话,那就多收点,没成的话,就少收点。」 「怎麽可能,一个连情书都不会写的,怎麽可能成。」 李浩然点头道:「我也觉得没多大可能,情书都不肯自己写,这种人不靠谱。」 李多鱼嘴角抽了抽,不能再让他们聊下去了,不然自己鸡皮疙瘩都要掉一地了。 李多鱼咳咳两声:「好了,浩然你去把院子收拾一下,明天咱们一整个家族要在旧房子这里过中秋。」 「到时候,曙光伯伯丶清光叔叔,水花姑姑他们也都会来。」 李浩然离开后,周晓英微笑看着李多鱼,问道:「奇怪了,今年陈紫怡居然没举办同学聚会。 李多鱼说道:「咱们是初中,又不是什麽大学,一般五年十年才一次,哪有可能年年办。」 周晓英笑眯眯道:「要不你赞助下,咱们今年也举办一场。」 李多鱼认真道:「想什麽呢,只要有你在我身边,咱们天天都是同学聚会好不好。」 周晓英哼道:「反正我帮你写过一封情书,你欠我一封情书。」 见周晓英居然向他讨这玩意,李多鱼整张脸就跟苦瓜一样。 一把年纪了,让他写情书,还不如把他杀了算了:「晓英同志,这个太难了,咱们能不能换一个。」 周晓英说道:「石头的阿公,人一把年纪了还能写得那麽深情,你就不能学一下。」 「那我抄他的行不行。」 周晓英瞪眼道:「你敢的话,我就把你当年写的情书给浩然看。」 「啊。」 「不对,你怎麽还留着啊。」 「我都会背好不好亲爱的陈紫怡同学,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李多鱼嘴角抽了抽:「你讹我啊,这个明明跟你上次念的那个不一样。」 周晓英笑道:「你还记得这麽清楚啊,上次是啥样的,你给我重复一下。」 李多鱼脑壳疼。 当说不过女人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身体堵住她那张正在吃醋的嘴。 可这一次,李多鱼失算了,本以为周晓英会很满意的睡着,让他不要再闹了。 没想今晚的周晓英真的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翻了个白眼来了一句:「就这样,不再来吗?」 李多鱼怎麽可能忍,可现实非常残酷,远比虾瘟残酷多了。 一而再,再而衰,三而就竭了,此刻的李多鱼就像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 周晓英就跟没事一样,轻飘飘来了句:「我洗澡去了啊。」 李多鱼头埋进被窝里,忍不住锤了两下枕头,奇耻大辱啊,原来以前都是周老师故意配合的。 他猛地想起二哥最近收集了不少药方子,乾脆找他要一份效果比较理想的。 而这一次,养虾厂度过难关后,一直在不停拜拜许愿的陈慧英,认为是妈祖的保佑。 不然那麽多虾农都遭殃了,偏偏就老四的虾厂没有问题,向来非常节俭的她,这次主动找了老四,要他好好答谢妈祖娘娘。 李多鱼也不知道该怎样答谢,说实在的,到底有没有保佑,他也说不准。 毕竟能熬过这次虾瘟后,多少也有点赌的成分在里面,今年又是大头家,于是就花了两千块,请戏班来岛上唱了五天戏。 到了中秋这一天。 下沙村非常的热闹,马路上到处都是人,隔壁老胡家的几个孩子也都回到了岛上。 而老米可能是钱给的够多的缘故,他那几个儿子也全都回岛过中秋了。 李多鱼走在码头那边,看到不少孩子在那边摆瓦片,这才想起一些事情来。 好像担担岛上在中秋这一天,有三大传统习俗。 除了吃鲤鱼饼外,还有摆塔和捡月华。 摆瓦这项民俗活动,是跟戚家军有关的,当年戚继光在抗倭战斗中取得胜利后。 岛民为欢迎他们,特意将家里的贵重物品摆在门口以示庆贺。 而小孩子也都有样学样,他们没什麽贵重东西,于是就摆起了瓦片来。 打那以后,摆瓦片就成了小孩子中秋季特别喜欢玩的一件事。 至于捡月华,就比较好理解,老一辈人都是这样告诉他们的,在中秋之夜,天空会落下「月华」。 而只要把「月华」藏到米缸里,大米就会吃不完。 李多鱼当年最讨厌的就是这项习俗,因为他们当年哪里吃的起大米啊。 米缸里全都是地瓜面。 他才不想把月华藏到地瓜面里,他早就吃怕那玩意了,更不想它越来越多。 听阿嬷讲完这个故事后,小图图也捧了一束「月华」到了自家米缸。 可并没有把月华给放进去,而是转身跑到了大厅,把自己那个机器人藏到了米缸里,一脸得意的笑了起来。 可还没一会,就被他娘给发现了,看着藏在米缸里的机器人,周晓英有点哭笑不得。 「跟你爹还真是一个路子的。」 紧接着,一群亲戚跑来围观了,李曙光见到后,忍不住大笑起来:「这小子,将来说不定很适合做生意。」 中秋这一晚,李多鱼摆了三桌饭,把亲戚都请到旧房子这边来吃饭。 还是跟往年一样,到点后,孩子都被敢去睡觉了,女人负责收拾残局。 一群男人还在那抽菸喝酒,探讨着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李曙光问道:「多鱼,没多久,又要夹海带了,你今年打算搞多少亩?」 李多鱼思考了会:「可能三千吧。」 听到这话后,他们全都愣住了,李曙光嘴里的烟差点掉地上。 「多少亩?」 李多鱼认真道:「三千亩。」(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