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多鱼,咱们可能要没钱了(1 / 1)
(' 水产研究所这次赠送虾苗的仪式弄得非常大,不单有县领导参加。 连榕城日报的记者,省电视台都来报导了。 仪式现场来了非常多人,发言台后面,还有条长长的横幅。 【榕城水产研究所育苗中心赠虾苗,助力虾业发展】 李多鱼虽说是把虾苗赠送给了水产研究所,可现在分管所里「苗种」的,并不是张青云所长,而是育苗中心。 可以这样说,这是研究所育苗中心第二次「脱离」了。 前年,那个北方来的二代,林毅也曾干过这事,当初他接手的时候,是想把整个育苗中心占为己有,所有的定价都是他说的算。 本质就是想来捞钱的,完全不管本地养殖户的死活,由于吃相太难看,直接被大领导给臭骂了一顿,夹着尾巴灰溜溜走了。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后,这次的育苗中心名义上和经费上是脱离了。 可也没做到完全脱离,赵甲路虽然是育苗中心的主任,可一些比较大的决策,还是得在水产研究所的指导下进行的,有些东西还是得张青云所长签字才行。 这一次赠苗仪式,整个榕城来了不少养虾户,每一户都分到了两三百万尾的虾苗。 在场有不少养虾户,笑得那叫一个开心,往年这时候,他们想要虾苗,都得开着船,在入海口那里捕捞。 耗时费力不说,效果还不理想,没想今年不用花钱,就可以领到这麽多的虾苗。 一位养虾户笑容满面地问道:「李主任怎麽没来啊,我们还有挺多养殖问题,想要请教他的。」 张青云笑着说道: 「李主任最近比较忙,大家有问题,可以问我们所的陈冬青科长,他是闽龙公司的养殖顾问。 就不要再去麻烦李主任了,不然把他问烦了,说不定,就要收费了啊。」 闻言,大家全都哄笑了起来,但凡是在榕城这边搞养殖的,谁都很清楚。 「那可不敢去问李主任,我们可没有三万块。」 李多鱼先前给那个海欣鳗鱼厂的鳗鱼看病,狠狠宰了他们三万块钱。 赠虾仪式结束后,赵甲路跟着当地的领导一起吃了个饭,刚刚活动的时候,他是真的希望能在会场看到李多鱼的身影。 可他很清楚,李多鱼是不可能来的,虾苗虽然是闽龙公司送的。 可这一次的报导,全都尽量在弱化闽龙的存在,把重点放在了他分管的育苗中心。 赵甲路也没有想到,他才刚刚上任不到一个月,这位好兄弟就给他送来了这样一份大礼。 自打接管了育苗中心后,赵甲路这才知道基层的事,真的非常多。 每天忙都忙不完。 不像他们那些坐办公室的,只需要翘着二郎腿,签字审批就可以了。 且育苗中心还是个技术很高的部门,他虽然也是渔业局的,可在这一块真的不是很懂。 以前几乎都不用学习新知识,现在每天累得跟狗一样,以前吃饭还讲究仪式感,总想着下馆子。 现在都跟育苗场的员工一个,抱着个铝盒,随便找个台阶,坐下来直接吃。 而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本长得白白净净,还不到一个月,就晒得比李多鱼还要黑。 且接下来,还有场硬仗要打,那就是海带苗的问题,今年已经开始收费了。 怎麽定价,就是问题了,现在张所长也不敢拍板,还让他私下去找李多鱼问问。 榕城机关单位宿舍,一间八十多平的大屋里,一位穿着印花衬衫的女人,拿着报纸说道:「老赵,我们甲路,还是挺厉害的,才刚下去一个月,就做了这麽大的事情出来。」 一位拿着拨浪鼓正在逗床上婴儿的大爷,不屑道:「他有个屁本事,他能上报纸,还不是那个李多鱼帮他的。」 「你就不能说两句好听的,前几天回来的时候,你又不是没看到,又黑又瘦,在那边肯定吃了不少苦。」 大爷语气虽然不好听,可看着小孩那张脸,始终都是笑眯眯的。 「也不知道是谁,先前还总喊着要到担担岛去住,没吃过苦,还真以为海边好啊,就这个风,三天都能把我吹出头风来。」 女人终于忍不住了: 「你这人怎麽可以这样,总不能有了孙子,就对儿子不管不顾了吧,他是你孙子,赵甲路就不是你儿子了是吗?」 「路是他自己选的,就这点苦,还吃不下去,还不如回来继续混吃等死。」 「你这人说话,怎麽越来越刻薄了。」 「说起来,这孩子还不是被你给宠的,既然都快基层去了,就不要端着了,总不能,让人看笑话吧,说咱们城里来的干部,十指不沾阳春水吧。」 「老赵,你就想跟着对着干是吗?」 榕城大院一间办公室里,领导看完今天的报纸后,忍不住说道: 「这小子,脑子还是有的,还知道要跟育苗中心撇清关系。」 「不过这事,做得还是太高调了,他这麽帮赵家那小子,恐怕会引火上身啊,让他们以后注意一点,小心被人说拉帮结派。」 黄秘书笑着说道:「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他们两个都是走正道的,又不是什麽歪门邪道,拉帮结派也只是为了让自己不被欺负,这一点,我还是赞成的。」 领导微微皱眉:「我发现,你真的是太照顾他们了,咱们市比他们优秀的,一抓一大把,你怎麽不提两嘴啊。」 「我提过好多次了,那个糖厂的林阿宽,还有夏普三沙渔业罐头厂的陈有责.我都说了好多遍了,主要是您不感兴趣。」 领导敲着桌子:「这麽说来,是我的问题喽?」 「没有,是我的问题,对了,今天欧会长有打电话过来,他们下半年,可能会带一个投资考察团过来。」 「这事挺好的,咱们今年争取多签几个项目。」 黄清风接着说道:「欧会长,今天还在电话里跟我抱怨了下,说出口到他那里的鳗鱼数量太少了,希望今年能多提供一些。」 「这个不简单吗,那就让李多鱼那小子多养点啊。」 黄清风接着说道:「好像你上次跟他说了养虾的事,他现在全心全意扑在这上面了,到现在为止,他那个养虾厂应该投了上百万了。」 「这小子这麽有钱啊,看来他这个百万富翁,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啊。」 黄清风说道:「这里面还有你给他贷款的六十万。」 领导接着说道:「有空的话,你找个时间去考察一趟吧,这小子突然把厂搞这麽大,看看有什麽需要我们帮忙的。」 「领导,您不一起去吗?」 领导嫌弃道:「就是因为参加了那小子的开工典礼,现在省里面但凡有开工典礼的,都想让我去,还有我去的太频繁,这小子将来哪怕成功了,大家对他的评价估计也不会太高,咱们要懂得避嫌才行。」 「明白了,好像鳗鱼吃完了吧,要不我再让他多拿一些过来?」 「这个就不用了,前些天吃太多了,感觉有点腻了,这东西偶尔吃吃可以,经常吃的话,太油腻了。」 ', ' ')(' 这一次赠送虾苗,李多鱼也没有统计到底送了多少出去,大致是两三千万尾这样。 单看数值的话好像很多,可实际上真的并不算多。 如果按前世的标准来看,他这些苗就是实打实的「土炮苗」。 而土炮的意思是,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实验,本土海虾产出来的苗。 这种苗呢,有点像三无产品,一旦售出的话,就跟卖苗的人没有关系了。 他也不会给你保证什麽,而在接下来的养殖过程中,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最便宜的时候,一万尾只要二十块钱,只要你不嫌它腥的话,甚至可以买回去炒菜吃。 而李多鱼赠送的这些苗呢,全都是养虾厂育苗池里表现不好的。 毕竟好的,全被李多鱼给拿走了,虽然送出去了两三千万尾,可他自己差不多还剩下三千万尾这样。 主要是虾苗长得太快了,不送也不行,随着虾苗越长越大,七星湾这个育苗基地已经无法养那麽多虾苗了。 一开始,李多鱼确实有想过要卖苗,可卖苗的话,他还得承担责任。 这批苗要是表现不好的话,把这些养虾户给坑了,李多鱼可不想哪天走在路上被人给套麻袋了。 以前,还真有过这样的事,镇上一位养虾大户买到了「坏苗」,结果才养一个半月就全都白便了,只能排塘处理。 事情发生后,那个养虾大户天天堵那个卖虾苗的老板,要求他赔偿损失,据说两人还打到纷纷进了拘留所。 李多鱼也没法保证这些虾苗到底好不好,拿去卖钱的话,也没法卖多少,反而会给自己弄得一身骚。 赵甲路先前帮了自己那麽多,乾脆就做个人情,反正是免费的,这些养虾户哪怕没养起来,也不会来找他的麻烦。 清掉一部分虾后,育苗池就空出来很多,李多鱼就可以继续在育苗池里养虾了。 由于他采用的是虾蟹混养法,要想在有青蟹的池塘里生存。 李多鱼得把虾养到2.5公分才能让它入塘,不然太小了,到池塘里后,真会成为青蟹的口粮。 就在这时候,二哥李耀国皱着眉头找了过来,手里还抱着好几本帐本。 「咱们可能要没钱了。」 李多鱼愣了下,问道:「那咱们还剩下多少钱?」 「差不多,只有四万多这样。」 听到这话后,李多鱼眉头也跟着紧皱了起来,没错的话,他这段时间挣得可不少啊。 李耀国紧接着,拿了好几本帐本出来,放到李多鱼面前:「咱们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我都给你记下来了,你可以看一下。」 李耀国又拿了几本比较薄的帐本出来:「海带田丶鳗鱼厂和养虾厂,我这两天给你单独核算了遍。」 李多鱼看着眼前这些厚厚的帐本,但还是耐心地看了起来。 上面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的用途都写的非常详细。 收入这一块,李多鱼还是清楚的,主要是支出这一块,实在是太多太杂了。 李多鱼看了部分帐本后,发现钱都烧在了基础建设上了。 养虾厂的主厂房的建设费用:157709元。 饲料厂房:83029元。 实验楼:95000元。 住宿楼:20423元。 养虾厂围墙:22951元。 五个扬水站:82349元。 四百亩虾塘,挖塘费用:78010元。 还有各种零零散散的,比如管道铺装丶临时码头丶客船费用丶伙食费等等。 单单这一些加起来的话,就差不多花了快五十多万元。 李多鱼知道搞基础建设很烧钱,可钱是一笔笔出的,当初签字的时候,是真的没有感觉,现在一起算的话,发现是真的多啊。 见李多鱼看完后,李耀国接着说道:「咱们闽龙包括阿爹那边的,现在全部加起来有45个员工。」 「如果加上运输费丶伙食费,每个员工平均下来的花费是66块,每个月单单工资这一块,咱们就得花费将近三千元,这还没包括你那三个刚要来的研究员。」 听到这里,李多鱼总算松了一口气,同时也终于明白了,为啥这个时候,外国人和华侨都抢着要回国搞投资了。 这人工是真的便宜啊! 可接下来,李耀国就给他泼起了冷水: 「工钱这一块,咱们是没问题的,就是养殖需要的饲料钱,会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咱们需要购入大量的杂鱼做鱼粉,还得买大量的薄壳瓜子,每个月最少要七千这样,接下来的电费也是大头,养虾厂的电是24小时都在用,就这四万块钱的话,撑不了几个月的。」 李多鱼拧着眉头道:「不应该啊,前段时间咱们不还卖了五万尾烤鳗鱼吗,这些钱哪里去了?」 李耀国指着其中一本帐本说道:「这些钱,全都算了进去,你那个实验楼需要的研究器材,总体花费在八万左右。」 「还有前些天,五条铁皮船,你支付了一多万的尾款,咱们青蟹苗也花了三千多块。」 「一周前,海欣把设备给运输了过来,有不少设备坏掉了,单单维修费丶安装费,还有那个小冷库的建设费用,也花了将近两万块。」 李多鱼脑袋嗡嗡的,总算明白当年老板在听他们汇报工作时,每次说到项目花费时,总是一脸的不开心。 李多鱼叹气了声,没想到,创业三年,居然又变成负债。 「二哥,以后钱要是花太快了,你得告诉我一下。」 李耀国一脸无奈:「我跟你讲过不止一次了,你先前一点也不着急。」 可说实在的,李多鱼还真不着急,要是手里有太多现金的话,他才着急呢。 没错的话,明年双轨并行制度就要暴雷了,到时候,钱贬值的厉害,趁早换成资产和各种设备物资才是最好的。 可手里也不能没有现金啊,咱作为一个百万富翁,还是要点脸的。 总不能跟大夥说,再过两个月,咱们就要发不出工资了吧。 李多鱼现在有点后悔要海欣那些破设备了,早知道就应该向他们直接要钱。」 李多鱼发现自己被这个「百万富翁」的虚名给架住了,他现在突然不喜欢那个女记者了。 就是那个陆小雨一步步把他捧杀起来的,弄个什麽优秀青年创业家就好了。 搞啥百万富翁的虚名,害的大家都觉得他很有钱的样子,要是让人知道,他是百万负翁,估计真会给笑死。(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