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张三明被抓(修改)(1 / 1)
(' 陶敬元看到那份统计表后,眼睛瞪得老大,一条鳗鱼的出口价格平均下来差不多是三块。 外加担担岛,还有浪奇岛那边的头等海带干,就这一单担担岛就创下了四十多万的外汇。 陶敬元还没当这个县长时,就有吃到过别人送他的烤鳗鱼,也听说过,李多鱼的鳗鱼养殖非常赚钱,可真没想到会这麽赚啊。 这四十多万的外汇,里面三十五万是李多鱼的,剩下的是,是担担岛和浪奇岛海带养殖户的。 且这还是在鳗鱼没全卖的情况下,要全部卖掉的话,李多鱼单独搞个五十多万都不是问题。 在场的几个领导,看到这个数字后,全都沉默了,也难怪那个记者会特意问他下,要不要公开。 夸张点来说,有些不善于做外汇的县城,一整年赚的外汇,说不定都没李多鱼赚得多。 这笔钱对总体外汇储备来说,还真不算多,一些国企大厂也是挺会赚外汇的。 可这里面有个性质不一样,李多鱼是本地公司,不是什麽国有单位改制来的,也不是华侨回来投资的公司。 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可以这样说,在这个赛道上,李多鱼可以说是一骑绝尘的存在。 「唉!」 陶敬元叹息了声,难怪大领导会那麽看重他,这个李多鱼是真的用实力在说话啊。 双方统计完后,确定没有问题,就开始进行交易,为了方便双方还是跟上次一样直接使用了现金交易。 小田纪夫拿出了一个随身携带的箱包,打开后,里面全是大面额的日元。 这次没等金局长开口,随行的姜小姐就带着两位工作人员开始验钞和点钞。 三个人交叉点了起来,只花了半个多小时不到,就把钱给点完了。 点完钱后。 金局长就把这些日元装进了自己的箱子里,随后用封条封了起来,由好几个人看管着这笔钱,其中还有两位穿着军装,背着冲锋枪的士兵。 金局长微笑道:「李主任,你现在着急用钱吗,这麽多外汇要兑现的话,我们可能得准备一段时间。」 「我个人的话,并不是很着急,可那些海带养殖户可能会急一点。」李多鱼是一点都不担心金局长赖帐,他突然想起一件事: 「对了,金局长,我贷款了六十万,能不能从我那里面直接拿出二十万出来先还还掉一部份。」 可听到这话的金局长却愣了下,随后把李多鱼拉到一旁说道:「最近钱一直都在贬值,你可以不用着急还的。」 李多鱼自然也很清楚,由于「闯关失败」的缘故,接下来的这几年将会更加严重。 钱确实可以不用着急还,但这笔钱还真不一样,当初他购买设备贷款的六十万,可不是普通的钱,就是外汇。 如今自己一下赚到这麽多钱,要是不还这笔钱的话,必然会被人说闲话的。 且给他批借条的人,身份还比较特殊,所以在还款这件事上,李多鱼是是不能含糊的。 面对金局长的说法,李多鱼笑着说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不然下次领导就不肯给我批了。」 金局长一听也明白了:「那行,这件事我回去后,向领导汇报完后,再给你操作。」 「那就谢谢金局长了。」 这一次的鳗鱼质量,远远超过小田纪夫的预期,可以这样说,这两年他跟李多鱼都只是在尝试合作而已,并没有开始正式的合作。 岛国的鳗鱼市场非常大。 每人每年平均要吃掉3~4条鳗鱼,而他们现在全国有一亿多人口,也就是说,一整年就要吃掉差不多五亿条鳗鱼。 从李多鱼这里进口的十万尾鳗鱼,在面对这麽一个庞大的市场,根本就砸不出浪花来。 小田纪夫思考了一番说道:「李主任,如果可以的话,我明年打算向你购买三十万尾的鳗鱼。」 听到这笔订单后。 外汇局,渔业局,还有陶县长眼睛全都发亮了,齐刷刷地看向了他们两人。 刷业绩的机会来了。 可让大家惊讶的是,李多鱼并没有立马答应,而是说道:「小田先生,咱先别着急,我想先给您介绍一个新的合作项目。」 此时此刻,吴玉平心里就跟猫抓一样,要不是有外人在场,他真的很想上去拍李多鱼的头。 「还介绍个鬼项目,三十万尾鳗鱼啊,先把这笔订单签下来再说啊!」 如果还是按今年的价格,那就是将近九十万啊,要知道几年前,整个榕城的外汇储备也没几个九十万。 陶敬元也倒吸了一口凉气,忍不住又骂起张先进那个大傻叉,怎麽就没把这个李多鱼当宝贝供起来,白白把那麽多外汇额度送给了渔业局。 十几万之类的,他可能还不会去抢,可这次真的实在太多了,虽然他跟老吴两人以前还是同事,也算是在大领导手底下做过事的,私底下关系也不错。 可跟外汇有关的事情,哪怕撕破脸也得抢回来。 而刚刚李多鱼一说,他就明白了,应该是要带这个小田先生去看那个养虾厂。 而养虾厂这边,可就不一样了,他也算是全程都有参与的,这里要是产生外汇的话,就不算他们渔业局的了。 陶敬元觉得,以这边为切入口的话,自己说不定在鳗鱼这个项目上,还是能再分一杯羹的。 陶县长笑眯眯,连带着跟李多鱼说话都亲切了起来:「多鱼啊,一定要给我们小田先生好好介绍一下,你在咱们县里面搞得那个养虾基地。」 听到这句话的吴玉平微微皱眉,越想越不对,随后恍然大悟道: 「老陶,你这话不对啊,什麽叫在你们县里面搞的,这养虾基地明明就是我们渔业局牵头搞起来的,你们县这是打算直接摘桃子是吗?」 「再说了,你们县委以前对多鱼可不友好啊,处处刁难啊,现在有什麽脸来讨好处。」 陶敬元哼道:「那是张先进搞得,关我啥事啊,我们县委现在是全力支持李多鱼的,要什麽就给什麽。」 吴玉平骂道:「你这人,怎麽如此不要脸啊。」 陶敬元一脸浑不吝的样子:「我这实话实说好不好,这担担岛是我们县的,李多鱼也是我们县的,鳗鱼不也是我们县养出来的,养虾厂也在我们县里啊我们没理由不照顾多鱼的公司啊。」 吴玉平气到胸口都跟着起伏了:「你这是偷换概念。」 「我也可以不偷换概念啊,你们榕城赚的外汇分我点,那我就没意见。」 吴玉平吹胡子瞪眼道:「妈的,你这种人怎麽当上领导的,怎麽这麽流氓,反正我不会给你的。」 「给不给又不是你说的算。」陶敬元看向了外贸局的人:「老金你说,要是所有人都像老吴这样,到县里面去摘桃子,岂不是全都乱套了。」 金局长咳了两声,随后抬头望天,自言自语道:「哎呀,那只白鹭好白好漂亮。」 「哎呀,又来一只。」 陶敬元嫌弃看了他一眼:「切,咱们两个当初下乡那会,还是同一个大队的,这都不帮一下。」 吴玉平瞪眼道:「我跟老金还是同一个社区的呢,他家就住我对面,你说他帮谁。」 ', ' ')(' 两人吵着吵着,纷纷看向了李多鱼,没等他们开口说话,这货撒腿就跑:「你们在码头等我一下,我开船带你们去养虾厂。」 吴玉平和陶敬元互看了一眼,原本关系挺好的两人,在外汇这个问题上,是一点都不肯让步啊。 哪怕到了船上,两人也是一路吹胡子瞪眼,完全没有半点领导形象,把这些下属都给看呆了。 这些下属本以为,领导们好好商量就好,可没想,连他们都被卷入了战场。 「甲路,你过来跟陶县长说一说,咱们跟李多鱼合作了多久,别说这个养虾厂了,连岛上这个风力发电项目都有我们渔业局的影子。」 「哎呀呀,你怎麽不说担担岛归你们渔业局管,风力发电项目,明明就是我们陈书记和高镇长两个人上报的,还有七星湾那块地,也是他们两人租给李多鱼的」 这几个当下属的相当无奈,互相看了几眼后,没有办法也跟着加入了吵架大军。 身为主事人的李多鱼为了不卷入漩涡,在驾驶室里,不停找小田先生聊天。 可见他们吵的那麽激烈,这位岛国人还是忍不住好奇:「李桑,他们这是在吵什麽啊?」 李多鱼沉思了会,一本正经说道:「他们在讨论一种名为官场文学的东西。」 「嗖嘎,原来他们也是文学爱好者啊,我也很喜欢你们国家的《三国志》和《金瓶梅》。」 「啊~」 李多鱼愣了下,志同道合地说道:「我也很喜欢,不过我更喜欢《九尾龟》,比你们《源氏物语》好看太多了。」 听李多鱼说起《源氏物语》,小田纪夫也大为震撼,不由对他又佩服了几分:「不知道我们那有没有译本,有的话,一定要好好拜读一下这本《九尾龟》。」 而小田纪夫在参观完李多鱼的养虾厂时,看到那麽多先进的设备后,那是相当的惊讶。 当场就问道:「李桑,你这个一年能养出多少对虾啊。」 李多鱼回道:「目前养虾厂处于起步阶段,如果这些虾苗全部投入养殖的话,今年最少也能产生十吨的对虾。」 听到这个体量后,小田纪夫大为震撼,看到这些养殖设备,他就已经猜到,李多鱼这话说的可能有点保守。 这麽多虾苗,只要养殖控制得好,二十吨对虾都能养得出来。 看完对虾后,李多鱼带着众人来到了厂里的一处角落,摆放着不少精致的手工竹制品。 欧哥还有几位老手艺人就站在那里,他们第一次见到这麽多领导和外国人,看起来有点拘谨和紧张。 地上摆放着精致的竹灯,竹帘,竹扇子,竹架子,甚至还有一把竹制的雨伞,竹子做的手提包。 看到这些东西后,小田纪夫满脸的惊讶,因为这里的很多款式都是他们那边喜欢的。 「李桑,这些也都是你们做的?」 李多鱼微笑道:「不是我做的,而是这几位老先生做的,我只是在帮他们推销,看看小田先生需不需要这些货物。」 小田纪夫爱不释手把玩着其中竹子编织的茶馆:「好精致的手艺啊。」 李多鱼笑着说道:「小田先生要是喜欢的话,这些东西都是可以送给您的。」 「真的吗?」 李多鱼点点头,可下一秒就说道:「像这样的东西我们还有很多,小田先生的朋友要是有人喜欢的话,还请推荐一下。」 说到这里时,小田纪夫就已经明白了,对着李多鱼还有这些手艺人鞠躬起来:「非常感谢,我很喜欢你们送我的这些东西。」 见他突然鞠躬,欧哥和那几位老手艺人瞬间手足无措起来连忙也跟着鞠躬。 结果双方越鞠越低。 参观完养虾厂,小田纪夫当场就做了一个决定,把这次多带过来的五百万日元当成了定金。 他不单要三十万尾鳗鱼,还要十吨的对虾,双方直接就在养虾厂这里,在当地县领导丶渔业局丶外贸局的见证下签署了合作协议。 至于竹制品的事,他并没有立即下决定,不过却把送他的那些竹制品都给带走了。 离开养虾厂后,陶敬元忍不住感慨道:「这小子还真是个人才啊,一个人说不定都可以顶咱们县的一个招商部门啊。」 县里面,那位一同前来的招商局的负责人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赶忙说道:「李主任,真的太优秀了。」 「明白的话,就好好学一学。」 大船离开的第三天,电视台还有榕城日报,乃至新X社都共同发布跟担担岛有关的新闻。 电视台更是直接推出了一个《一条鳗鱼撬动的百万项目》的专题。 这个专题一播出,立马就在省里引起了轰动,毕竟当下有电视的可都是万元户。 可他们很多都是才刚刚突破万元,突然就见到有人要开始撬动百万的时候。 脑海里突然蹦出一个词来。 百万富豪! 而南日镇这边的海欣鳗鱼厂,张三明在看完电视后,脸黑到差点要把电视给砸了。 厂里的人,最近一个个头上全都是阴霾,脸色都不是很好,经过这一年的折磨,大家都觉得养鳗鱼太难了,甚至比孩子还要难养。 得知担担岛那个李多鱼又挣大钱后,心里更不是滋味,这里不少人,去年的时候,还嘲笑过他。 张三明愤怒归愤怒,可他很清楚是鳗鱼把他拖进了漩涡里,如今的他,要想翻身的话,还是只能靠鳗鱼。 一个小房间里,张三明问道:「东西都运过去没有?」 张学金点头道:「都运过去了,那边的渠道说,会帮我们把货铺开,到时候,不过要收取四成的利润。」 「四成?」 张三明拧着眉头道:「这也太高了吧。」 「我已经跟对面谈过了,对方态度很坚决,低于这个比例,他们是不会帮我们铺货的。」 张三明思考了会:「行,四成就四成,但钱一定要抓紧回来,咱们先把这一年的成本钱给摊平了。」 只要帐目上没亏本,总公司那边应该拿他没有办法,毕竟养虾厂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亏本的。 到时候,只要拿这个说事,他还是有机会的。 可让张三明没想到的是,他的货物刚刚铺开没多久,就有人因为吃了烤鳗鱼导致肚子痛。 严重的还感染了肝炎,一时间,当地的医院人满为患当矛头指向烤鳗鱼时,帮他们铺货的那些人,见事情收不住,连夜提桶跑路了。 甚至都来不及打电话过来骂这个张三明,然而这些事情,他这个始作俑者完全不知情。 拿着这些烤鳗鱼赚到的钱,正打算回鹭岛向公司进行解释,只是他怎麽也没想到。 他人才刚到公司,就立马被当地的公安带走了,且还戴上了一副银手镯。(本章完) ', ' ')